【理响中国】以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05 07:04:40

  以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陈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将文化自信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智慧,也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不是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各种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呈现多元共存的局面。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科学阐明文化自信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理论意义来说,文化自信充分展现出对我国文化发展历程的正确认识和对我国文化发展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凝聚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需要。文化自信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从实践意义来看,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是推进文化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力量支撑。文化自信有利于不断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筑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文化根基,同时也推动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实践内化为文化的基因,使之具有深厚而长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今时代,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首先要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神。其次,对待外来文化应当秉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正确态度。既要认识到外来文化的进步性,也要看清其局限性,更好地吸收汲取外来文化中代表现代性的积极因素,有效抵制具有腐朽性和落后性的消极成分,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成就。最后,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科学应对文化思潮。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中,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西方错误文化思潮的渗透等挑战,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业内专家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推进各领域转型创新的重要机遇。中国产业应该抓住这一机遇,主动采取建立绿色供应链,研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投资新领域,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经营碳足迹的行动,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年,银川市共实施66个“三新”产业项目,开工率达97%,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34%,占银川市市级工业完成投资的75%。同时,银川市还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工业创新体系。

  下午6点10分,郎茜的闹铃又响了。5分钟后,她便与另一位乘务员协助王磊把美容仪在潮汕站安全送下了车。车门缓缓关上,郎茜向王磊挥手致意,转身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新华社 记者刘兆权、何磊静、杨丁淼)

  “常”,是防控进入新的常态。

  苏红章告诉记者,扎花灯不仅是传承手工艺,也是为了留住人们记忆中的隆德。他将隆德的传统文化与花灯技艺相融合,也将这座城市许多人共同的家乡记忆藏进了手中的一盏盏花灯。一本本的画册,是他的人生记忆,也是隆德的城市记忆。

  如今,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平均报告时间缩短到4小时以内,具备在72小时内检测300多种病原体的能力。

林哲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