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风景线)影迷“追光”电影之城 上海“光影浓度”持续增长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21 12:27:18

  中新社上海6月20日电 题:影迷“追光”电影之城 上海“光影浓度”持续增长

  中新社记者 王笈

  6月的上海,到处都是快乐“追光”的影迷。

  “陌生的人们坐在一起观影,总会发生有趣的故事,就好像大家共同见证了一些重要的片段,这就是电影节的魅力。”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席执行官卡梅隆·贝利的眼里,上海是一座“电影之城”,过去与未来、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让这座城市的生活变得非常精彩。

  位于上海虹口的乍浦路北海宁路路口,是电影《酱园弄》的外景地,年初时掀起过一阵“打卡”热潮。导演陈可辛搭建了一个富有真实感的“酱园弄”,繁乱、庞杂的电线交错在弄堂上方,弄堂里的每个空间都充满了生活气息。

  “拍摄《酱园弄》时,电视剧《繁花》播出了。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上海,白天拍(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晚上回酒店看电视上(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陈可辛感慨,从《罗曼蒂克消亡史》《爱情神话》,到《繁花》《酱园弄》,这座历久弥新的城市吸引着影视人永葆热情地去讲述每一个时代的上海故事。

  《繁花》热播,让一度“没落”的黄河路重现“繁华”之景。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也打卡过黄河路,“过去没怎么注意,但是因为《繁花》,想看一看(现实中的)黄河路和影视中的形象有何关联。城市与电影之间是一个相互定义的过程,电影让我们更好地去想象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早在128年前,电影就已与上海“相遇”。1896年(电影在法国正式诞生的第二年),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放映了电影;1913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电影公司“新民公司”在上海成立,并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无声黑白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49年以后,上海电影在中国影史上留下了诸多“第一”。

  今天,当人们漫步上海街头,总能感受到“光影相随”。大光明 电影院、国泰电影院等一批老牌影院不仅是沪上标志性建筑,更是影迷心中的“精神图腾”;379家影院、2247块银幕,构成了这座“电影之城”的市场根基。

  2021年11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在北京等21个城市(区)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为期2年。旨在通过试点探索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探索建立城市更新配套制度政策。2022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结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和各地经验做法,形成《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便于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

  <strong>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strong>

 <strong> 老人网购险遭诈骗 民警上门成功拦截</strong>

  马世云表示,黄柳霜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对于华人社区意义非凡。这样的庆祝活动不仅体现华人对美国的贡献得到认可,也将此项殊荣分享到其他族裔群体,从而扩大了华人群体的影响力,也激励更多华人作出贡献。

  周详认为,家长需要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理性看待竞赛活动;学校需要提供更好的课后服务,关注学生课后时间的有效利用以及个性化教育需求;政府需要对违法违规竞赛活动加强有效监管和查处,斩断利益链条等。

  关强介绍,长期以来,国家文物局和最高人民法院保持密切合作,文物的司法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文物领域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国家文物局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探索建立司法与文物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机制,文物司法保护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吴文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