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集团(600811)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接连四个交易日股价下跌显著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25 11:04:42

  早在2024年6月18日,因公司及子公司在关联方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16.40亿元存款出现大额提取受限情形,东方集团还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有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自此后6月19日、6月20日、6月21日股票交易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在本次被立案调查的同日,公司还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监管局(以下简称“黑龙江证监局”)《关于对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孙明涛、康文杰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24]6号)。经查,2022年东方集团与黑龙江小康龙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康供应链”)发生采购交易3.59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85%,小康供应链为东方集团关联法人,上述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公司未按规定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黑龙江证监局决定对东方集团、公司董事长及时任总裁孙明涛、公司董事会秘书康文杰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今日开盘,公司股票一字跌停,二级市场反应明显。上海市信本律师事务所赵敬国律师认为,于2024年6月22日之前买入且有持仓,无论在2024年6月22日及之后是否卖出的投资者,可自愿发起索赔登记。

  信本股民索赔团队提醒,东方集团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因此受损的投资者,可通过“信本股民索赔”自愿发起索赔登记。

  维权条件:

  东方集团:于2024年6月22日之前买入且有持仓,无论在2024年6月22日及之后是否卖出。(具体赔付 范围由法院确定)

责任编辑:韦子蓉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预测,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将突破4200万载重吨,新船订单量约4000万~5000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保持在1亿载重吨左右。接下来的3~4年,中国船企将迎来交船的高峰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先进船舶建造技术,仅用7年便跃升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据长江证券研究所统计,当时日本船厂吸引了全球大量订单,造船量在6年中翻了11倍,到1973年已超过所有欧洲国家造船量总和,成为世界造船中心。

  1982年,胡可一进入江南造船厂工作的第一年,恰好赶上包玉刚订造的第2艘散货船 “世谊”号完工。当时包玉刚专门邀请了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到上海为“世谊”号命名剪彩。

  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幼儿园对潜在“客户”的需求更加敏感。但大多数日本学前教育专家认为,这种竞争对课程的影响是一种“不良的压力”,导致学前教育屈从于家长的需求,忽视了什么样的教育对学龄前儿童是真正有帮助的。激烈竞争中,拥有丰富的课程经验、充满爱心的幼儿园园长往往会输给那些更具商业头脑的园长。

  当时在天津大学读书的李彦庆正好在新港船厂实习,各车间、办公室的名称还以“课”结尾,现在的“设计中心”原来都叫“设计课”。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船舶工业的快速成长,他不由感叹:“中国在学习、借鉴、消化、再吸收先进经验的过程中,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很多帮助。”

  同样是18岁出来闯荡的,还有来自湖北恩施的90后王猛。他是浙江聚贤圈杯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企业主要生产保温杯。作为年轻创业者,他也吸引了一批年龄相仿的员工,工厂有接近1/3的00后员工。“00后毕竟年轻,也有父母扶持,对待工作更放荡不羁,所以流动性比较大。”

汤筠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