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古早“顶流”火了1700多年,泉州,凭什么?|这座城市有点东西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07 05:30:35

  文/冯玲玲

  泉州可谓古早“顶流”。

  周秦时代已开发,公元260年始置东安县治,至今已有1764年历史。它在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它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笔下的“半城烟火半城仙”,是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如今拥有22处世界遗产的“世遗之城”。传统与现代相融、东方与西方交汇,开放包容的泉州自古便不低调。

  古时曾见证“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泉州,如今已是万亿之城,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2万亿元。888.3万人口中经营主体多达155.52万户,商业盛景自古延续至今。强大而活跃的民营经济拼凑起泉州的万亿产业地图,也筑起这座城市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纺织鞋服大市

  “每6个人中就有1个老板”“做生意的竞技场”“睡不着的城市”……这些标签,代表着泉州民营经济的澎湃活力。

  制造业是泉州经济的主体。经过几十年发展,泉州已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9个千亿产业集群。

  作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全国最大的鞋业生产基地,泉州有1.3万多家纺织鞋服企业,产值近7000亿元。以运动鞋服、男装为代表的纺织鞋服产业主要集中在泉州晋江、石狮等地,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匹克、利郎、七匹狼等闻名遐迩的品牌均出自泉州。

  泉州,凭什么?

  泉州以其强大的民营经济而闻名。过去20多年来,民营经济贡献了泉州七成税收、八成GDP、九 成技术创新成果、九成城镇就业、九成企业数量。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泉州与浙江温州的发展路径有相似之处。较宽松的政商环境、较多的政府扶持政策、尊企重商的区域文化、当地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顽强拼搏精神,共同支撑起泉州强大的民营经济版图。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特殊的区位优势,为其发展国内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增添了当地民营经济的活力。

  作为泉州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纺织鞋服产业是泉州的生命线。陈耀说,一方面,轻纺工业是国家市场经济开放得较早的产业门类,民营经济涌入得较早,奠定了一定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轻纺工业不仅满足人民基本需求,也广泛用于国防、重工业、文教卫生等方面,市场需求大,从而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

  “能够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也就意味着相对稳定的市场。”陈耀说,对于高精尖行业,他们更加着眼于发展能够解决人们最基本需求的实体经济。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泉州的民营经济发展路径依然值得很多地方借鉴。

  向“新”而行

  随着全球产业链重构、人工成本增加,纺织鞋服产业也面临成长的“烦恼”。

  陈耀指出,纺织鞋服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下招工难、用工贵的难题对其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如今国内外品牌间竞争日趋激烈,这也对纺织鞋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要求。

  当下,纺织鞋服作为传统“老”产业如何闯出一番“新”天地?

  在陈耀看来,泉州作为纺织鞋服等传统企业的重要聚集地,加速设备更新与技术迭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共识。对纺织鞋服等传统制造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当前转型的必要出口。

  近年来,泉州对传统产业投入了超4000亿元技改资金,推广运用数字化生产线超1000条、工业机器人超1万台。改造后,不少企业工艺水平、技术设备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面对用工成本增加的难题,陈耀表示,可将部分纺织、鞋服工厂转移至东南亚等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同时,东南亚是拥有数亿人口的市场,可为泉州民营企业新一轮的投资、经营、贸易打开更大空间。但他也强调,涉及生产研发端的企业必须留在国内,这样才能形成“不衰退又搬不走”的产业生态。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石狮产业研究院院长蔡涛表示,从生产加工角度来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抓手,智能化的生产流水线,高精准的剪裁、喷染设备等在生产过程中将大幅提高产能。在数据应用管理及仓储方面,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实现智能化管理。目前,数字化转型已逐步融入纺织鞋服生产、管理领域,“数字+”“智能+”的应用场景,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此外,蔡涛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还体现在企业的社会责任,如生产加工过程中涉及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可再生等问题,最终要实现绿色创造的目标。

  二是进一步完善廉政制度体系。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廉政制度基础上,巩固完善行之有效的做法,对照廉政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健全发行审核全链条监督制约机制,制定修订监督重大发行上市审核事项、投资管理、审核廉政风险防控等六项廉政监督专门制度,制定修订完善委员管理、信访举报等内部管理制度,将廉政、内控要求嵌入业务制度、工作流程和技术系统,构成嵌入式监督工作方案、六项廉政监督专门制度、十多项内部管理制度的廉政制度体系。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要求,加大对资本市场行贿行为惩治力度,坚决斩断“围猎之手”。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01/2228648971.jpg" alt="" />

  “这是我们前段时间接到来自美国的新订单,共2800支小号、1200支长号和1200支圆号。”在位于香河县刘宋镇的香河伊斯曼乐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斯曼乐器”)生产车间内,经理刘桂莲边检查长号焊接接头质量边介绍。

  “从英国脱离欧盟后在全球作出的外交努力中可以看出,英国有表现自身全球领导力的意愿,但实际上缺乏执行和贯彻这种意愿的能力。英国对自身国家实力的认知也高于许多国家对其的定位。”孔元分析称。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而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政策提出,更大力度援企稳岗。鼓励订单较多、生产任务较重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季度生产安排。鼓励有条件地区对春节期间正常生产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补贴,目前江苏省已向春节期间正常经营的5.2万户企业发放了3.13亿元留工补贴。鼓励企业推行弹性休假,按规定足额支付职工正常薪酬和加班工资。积极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协同招聘活动,鼓励各地向免费提供职业介绍且成功就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放就业服务补助。巩固现有城乡公益性岗位规模,持续加大岗位开发力度,落实2023年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5万个以上。

  谈到主要成效,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沈新国告诉记者,税务部门通过优化办理程序,压缩办理时长,持续降低市场主体办税缴费成本,提高出口退税便利程度。“量体裁衣”持续提升服务精细度,针对大型企业,健全税收服务和管理机制,帮助完善税务内部控制体系。针对中小微企业,联合全国工商联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一户一档”服务措施落实;深化“银税互动”,2022年全国小微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银行贷款988万笔,贷款金额2.25万亿元,同比增长33.9%。针对困难企业,在尊重企业意愿前提下,利用税收大数据为产业链供应链不畅的企业牵线搭桥,助力供需对接,2022年共帮助7481户企业自主有效实现购销金额192亿元。

蔡承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