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在重庆召开 业界专家学者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

来源: 央广网
2024-06-16 10:27:48

  中新网重庆6月15日电(杨梦逸)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国际舆论有哪些冲击?生成式人工智能环境下如何治理网络空间安全问题?13—15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专业委员会、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国际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展开研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热议焦点。

  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功军认为,国际舆论和国际传播紧密相连,研究国际舆论一定要将国际传播和国际舆论这两个话题交叉进行互动性探讨。

  “国际舆论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国际舆论生成、传播和影响机制,还能提升我们在国际舆论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谢耘耕建议,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合作,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结合、政策和实践结合,优化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进一步推动国际舆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带来内容生产与传播机遇的同时,也将引致认知重塑、价值固化的风险,对国际冲突、网络安全、数字平等提出了挑战。”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石磊说,为应对这些挑战,应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立虚假信息甄别机制,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强化网络空间治理,打击“机器人水军”;增强舆论引导能力,传递正确价值观;夯实人才支撑,壮大国际传播队伍。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适应更多任务,网络空间安全迎来了更大的挑战,构建网络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内容治理、技术治理和人才治理三位一体的多元融合迫在眉睫。”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恒军认为,在生成 式人工智能环境下,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首要任务是内容治理,要加强网络平台内容监管和数据库算法审核。

  除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国际舆论、网络空间安全带来的冲击,人与智能技术协作也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晓丽认为,未来国际传播实践需要探索一种人与智能技术合作无间的方式,推进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高度融合、协同发展的人机文明,将对中华文化的彰显、技术发展的关注、价值理性的关怀共同渗透进国际传播的核心议题。智能技术只有在良善价值观的引导下,才能真正从实践和价值双重维度切实赋能国际传播实践。

  “机器智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而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威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林爱珺认为,我们要对人工智能技术保持警惕,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引导技术向善,防范一切信息灾害与人的异化。

  年会召开期间还举行了多场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对国际舆情与舆论引导、人工智能与国际舆论等话题展开讨论。(完)

  关注成长谈意义

  俄罗斯荣誉军事飞行员、技术科学副博士弗拉基米尔·波波夫向俄卫星通讯社表示,英国将战机供应给乌将削弱自身作战能力,因此可能把在储备基地已退役的飞机提供给基辅。至于数量,或不多于一个飞行中队配置的10至12架, “规模很小,解决不了问题。”

  眼下,丽水已拥有争当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范生”的底气。而借力此次地区发展经验的交流探讨,全国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将擦出更多“火花”。(完)

  教育部门因此普遍对ChatGPT持谨慎态度,美国多所公立学校禁用了ChatGPT,原因是担心作弊。纽约市教育部门发言人认为,该工具“不会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家科学期刊也禁止将ChatGPT列为论文“合著者”。

  <strong>吴根友:</strong>我们今天理解的“天人合一”思想,其主要意思是指人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使用自然的资源。它实际上包含着两方面内容,其一是“以人合天”,即人被动地适应、遵循自然法则,这主要是指游牧、农业文明时代的“天人合一”。其二是“以天合人”,即充分地利用自然规律来为人的更好生存服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实际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的人化,即按照人的意志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以服务人的需求。第二阶段是人化的自然,即人全面遵循自然的法则来改造自然,像今天中国政府倡导的绿色、生态、可循环地利用自然资源,造福人类,便是朝向“人化的自然”方向发展。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告诉记者,学校在教学秩序恢复上也做了充分准备。对于恢复线下教学秩序之后如何转换和适应,学校要求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并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学前,该校用了两天时间,安排不同备课组的老师们进行集体教研,强调要结合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学习成果进行巩固,确保教育质量。

李汉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