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潮 “中国风”点亮文化消费市场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06 14:08:15

  身着轻盈飘逸的传统服饰,品着风味独特的国风茶饮,漫步于融古汇今的非遗街区,随手挑选一个可爱又时尚的文创小物……近来,这样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生活场景,在街头巷尾经常可见。

  古韵新潮,国风绽放。从“老字号”到“新品牌”,“新中式”潮品频频“出圈”,国货“硬实力”不断彰显。它们携东方之美,引领着消费新趋势,激发着文旅新活力,更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蓬勃脉动,折射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全面提升。

  “今天上新的这件马面裙上,有织金花鸟纹,搭配一件有特色盘扣的白衬衫,非常适合日常出门……”在曹县的一家直播基地,一位主播正在和网友热情互动。

  乘着“汉服热”的东风,今年一季度,曹县汉服销售额已达19.8亿元。网络平台数据显示,5月以来,汉服写真 、“新中式”写真等国潮服饰写真搜索量激增,同比增长超50%,相关评论量增长超320%。如今,全国汉服产业蓬勃发展,从原创设计、成衣制作,再到线上线下营销、沉浸式的妆造旅拍体验,正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并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潮流。

  “优质的国货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而‘潮品’则代表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的潮流。两者的‘跨界’碰撞交融,已经激发出居民生活和消费的新热点。”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国货“潮品”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产品设计,正在为中国品牌开拓更广阔的天地,让中华文化闪耀时代光芒。国人独具匠心地将东方美学与现代元素融合,由此刮起的“中国风”吹进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并为国潮经济注入澎湃活力。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2024“三品”全国行活动的通知》,提出支持电商平台发掘培育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消费增长点,组织开展“国潮大赛”、国货优品促销等活动,提升国潮品牌影响力。

  随着“国潮风”“国货热”的日益盛行,“新瓶装旧酒”早已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当下,一些“老字号”企业纷纷打破常规,跨界合作,推出一系列契合年轻人审美的联名产品,让“老铺子”焕发青春活力;许多新品牌亦紧随其后,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打造出国风新时尚的独特魅力。

  “中国风”扮靓新消费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业内专家表示,这些国货“潮品”在展现“民族范儿”的同时,更满足了年轻一代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的审美需求,增强了大众的文化认同感。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碰撞激发新的消费活力,让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

(海报制作:实习生丁雅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新疆博湖1月2日电 (喇小飞)“10、9、8……”伴随着人群的齐声倒数,璀璨的烟花腾空而起,点亮了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的夜空,绚烂的烟花倒映在河面上,与桥上人群的新年祝贺声一起汇成2023年的新年“音”。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会的,我们那会儿去武汉还真是不了解这个,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这个病毒是什么特点,也不知道它会在武汉那么厉害。大家可能对武汉记忆很深刻,病人都是比较严重的呼吸衰竭,都要上呼吸机,都要上ECMO,这个比例是很高的。后来通过从武汉以后,全国各地好些地方我们也都去过,包括这回到了北京,我觉得从临床治疗到临床救治起来难度肯定比武汉小得多,我们压力没那么大。奥密克戎的特点就是传染性强、传播力强,一传好多人阳性了,实际上真正需要去住院或者需要住到ICU的比例还是低。大概我也统计了一下,这两家定点医院把重型和危重型都算上,占到3%-4%。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乌鲁木齐12月30日电 (潘琦)正值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建交30年之际,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国”)公映了首部中国电影《喀什古丽》(译制片),当地好评如潮,吉国多位部长级官员、国家议员、社会名流和专家学者,50多家媒体纷纷点赞该片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距离,开创中吉两国电影文化交流新开端。

  2022年10月末,西藏自治区大数据中心在拉萨高新区挂牌运行,该中心是西藏建设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A级标准的数据中心机房,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提供6600个机架(现有机架3000个)。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国产大飞机实现市场化运营,高铁建设树立国际标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特高压输电走在世界前列,光伏、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储能、制氢规模居世界首位,“深海一号”实现1500米超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5G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化规模世界第一,光电子技术带动产业规模占全球近一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占全球市场近三成。建设19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2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420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40余家技术交易市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2年的0.64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3.73万亿元。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孵化载体超1.5万家,覆盖95%县级以上地区,创业带动就业近500万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36支子基金,总规模达到624亿元。

  资金难,是沿江化工企业搬迁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推动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湖南以一揽子政策促搬迁。2022年,湖南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专项资金,共安排资金2.48亿元支持26个沿江化工企业项目,引导搬迁企业以搬迁促转型。2022年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共支持25家沿江化工企业共计1935万元。

林常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