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转型引关注 耶鲁专家:美国炮制“产能过剩论”不公平 | 世界观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6 14:41:57

  美国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高级讲师和高级研究员约翰·格瑞姆 (John Grim)认为,中国对能源转型的追求令人备受鼓舞。“中国在实现经济飞跃式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发展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这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

  自1986年起,约翰多次访华,30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多领域的 变化。此次论坛上,他还表示,在2023年9月的中国之旅中,自己深刻感受到,生态文明理念已经在中国的众多学术机构中广泛传播。

  “近年来关于生态文明的讨论显著攀升,如今,几乎每所大学都设有以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的学院或研究所,进行环保教育和培训。”约翰特别指出,作为中国的顶尖思想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生态文明研究所,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美国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教授玛丽·塔克(Mary Tucker-Grim)对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表示赞赏。在她看来,中国将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间的关系,视为关键。新疆地区不断发展水利体系建设,实现了农作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玛丽还指出,“绿色GDP”的发展理念在中国受到认可和重视,循环经济深入推进,这方面西方需要尽快赶上中国的步伐。

  玛丽表示,“我们为中国的转型而鼓舞,从高度工业化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变,是绝对有必要的。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指责、对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不能把中国视为敌人,这样的外交政策是不健康的。”

  “我的朋友在北京大学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95%受访的中国人了解气候变化及其严峻性。然而在西方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接近这个比例的统计数据,美国以及欧洲都没有。”玛丽说。

  援外医疗队已经成为中国公共卫生外交与大国担当的名片。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也是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今,数百名收费、监控、票卡、清障、养护等柬方员工经过培训考核后上岗。谈到这条高速公路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收费站管理员萨雷斯雷皮打开了话匣子:原来5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到大约2个小时,“司机们都说,有了高速公路,出行方便了,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哈尔滨2月10日电 (李万华记者刘锡菊)10日,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黑龙江省图书馆承办的“妙手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技艺展示”活动于黑龙江省图书馆拉开帷幕。通过多方面展现古籍修复技艺的魅力,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游客之一、香港青岛同乡联谊会会长董瑞婷称,她对内地的发展非常关注,此次旅程会有助于她进一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发展和文化。

  王沪宁强调,国共两党要进一步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深化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动,加强交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交流合作,造福两岸同胞,携手致力民族复兴。

廖婉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