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三大交易所全面恢复

来源: 未来网
2024-06-22 09:36:52

三大交易所IPO受理、上会已全部恢复。

6月21日晚间,北交所受理了3家企业的IPO申请,这是北交所时隔3个月之后恢复IPO受理。6月20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各受理了1家IPO申请,这是沪深交易所时隔半年后再次受理IPO。这也意味着,三大交易所IPO受理全部恢复。

与此同时,三大交易所IPO上市委会议也已经全部重启。沪深交易所在5月重启,北交所在6月重启。有的上市委会议已经通过了IPO的首发申请。

北交所恢复受理IPO

6月21日晚间,北交所官网信息显示,北交所在当日受理了3家企业的IPO申请。这是北交所在时隔3个月之后,再次受理IPO申报。北交所上次受理IPO企业还是在2024年3月15日,6月20日之前,今年以来北交所一共只受理了2家企业的IPO申请。

创正电气是一家以安全为核心的防爆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专业从事防爆 电器、防爆元件、防爆灯具和三防产品等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3亿元、1.18亿元和1.3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81.54万元、3413.85万元和4306.40万元。

奥美森主要从事智能生产设备及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换热器生产智能设备、管路加工智能设备和其他定制智能设备(环保设备、锂电池 热压整形设备和风电叶片根部数控铣削机等)。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8亿元、2.79亿元和 3.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83.29万元、1938.93万元和4816.47 万元。

锦华新材主要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国内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近三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53亿元、9.94亿元、11.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7841.75万元、1.73亿元。

截至目前,北交所已受理企业3家,已问询38家,上市委审议4家,提交注册7家。

沪深交易所6月20日已开始受理

早于北交所1天,6月20日,沪深两大交易所已正式受理IPO申请。

6月20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泰金新能在科创板上市的首发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同日,深交所官网也显示,中国铀业在主板上市的首发申请获深交所受理。这不仅是新“国九条”发布后,首批获受理的IPO企业,也是今年以来沪深两市首批获受理的IPO企业。

据悉,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宣布阶段性收紧IPO节奏。随后,IPO受理步伐开始放缓。沪深交易所上一次受理IPO企业还是在2023年12月末。半年之后,沪深交易所的IPO受理终于重新开闸。

申报深交所主板的中国铀业是中核集团的重要子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采冶、销售及贸易,以及独居石、铀钼等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销售。

三大交易所IPO上会也已重启

除了IPO受理恢复之外,三大交易所的IPO上市委会议也已经全面重启。

6月7日晚间,北交所官网显示,上市委定于6月17日上午召开审议会议,审议成电光信首发申请。这是北交所上市委会议在暂停4个月之后,首次重启。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三大交易所的上市委会议均已恢复。

5月31日,上交所召开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了联芸科技的首发申请。此次上交所上市委会议距离前次已时隔近4个月。

5月16日,深交所召开龙年首次上市委会议,马可波罗首发申请被暂缓审议。据悉,深交所上一次上市委会议,一度安排在2024年2月7日召开,但因相关公司在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发布之后,因相关审核事项需要核查,导致上市委取消了审议。在此之后一直到5月,深交所也未有新的上会安排。

责编:汪云鹏

校对:王蔚

百万用户都在看

突发公告!千亿城商行副行长离世,年仅51岁

突发!证监会江苏监管局局长凌峰被查!

刚刚,A股突现异动!国家队,出手?

突发!一则朋友圈,刷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 034

邮箱:bwb@stcn.com

  2月2日开市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大批外商已经回归。

  面对ChatGPT概念股的行情,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投资者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AI领域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知识迭代较快,依据错误信息做出的研报泡沫成分较大,风险很大,投资人要学会甄别。ChatGPT项目需要巨额投资,OpenAI公司成立至今,依旧处于亏损状态。国内多数企业较难实现如此规模的持久投入,也较难实现与ChatGPT类似水平的项目,投资者需谨慎对待,谨防公司蹭热点。

  话题不够套路硬凑

  含肿瘤在内的复杂慢性疾病是21世纪生物学最重大的挑战之一。王红阳认为,海南保亭等地独特的气候优势和环境资源,对复杂慢性疾病的防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顾瑛、王红阳等院士专家的大力推动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健康医学研究院”成立并落户保亭。

  经抽样检测,上述假蜂蜜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GB 14963-2011)的技术要求,被判定为不合格。截至查获时,陈某两兄弟已制作假蜂蜜200余公斤,获利1020元。目前,执法人员已完成对此案的调查取证,并拟对陈某两兄弟作出行政处罚。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8/24/11860734794633913360.jpg" alt="" />

洪国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