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敞开大门,无愧“大学之大”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0 00:44:41

  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开放成为热门话题。2023年12月中旬,北京大学一名教师以“跨栏”方式进出学校并呼吁改变门禁制度,更引发广泛讨论。赞同者认为,开放校园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到大学文化与学术成果,也体现了大学自由开放的精神内核。反对者认为,校园承载力有限,完全开放势必将影响教学秩序。无论持何种观点,校园开放已是大势所趋。此外,寒假期间,京城将迎来春节旅游和研学游高潮,游客和中小学生对北大清华等名校开放也充满期待。

  公众有呼声,高校有所应。元旦前夕,北大、清华相继发布消息,探索工作日校园开放,逐步实现常态化开放。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也明确开放校园。令人欣喜的是,清华大学不仅宣布从元旦假期开始有序推进校园开放,还结合校内实际情况采取多项服务措施,加强文化资源共享,着力提高公众参观游览的体验感,打造“文化之旅”;针对研学游热潮,北大则将探索校园游向“大思政课”转化,帮助来访的学生更深入学习北大历史和校园文化。

  到北大未名湖,体验近百年老冰场的魅力;到北建大校园,感受冰雪嘉年华。高校优质文体资源与社会共享,精准对接市民需求,传递出大学校园的包容与开放心态。寒假来京旅游的家长和学生,有机会到心仪院校里走一走,不必再纠结研学机构靠不靠谱,更是收到了一份暖心的新年礼物。有大楼、大师,还有大众,才无愧“大学之大”的美誉。

  高校大方“开园”,既是基于大学属于公共资源的定位,也是基于对校园管理能力的判断。在承载力范围内,高校开放大多采取预约制,精细分流,避免游客一哄而入。北建大还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承担安全引导、安全提示、冰场 巡视等工作,既给学生提供志愿实践的机会,也尽可能保证游客冰上安全。让公众充分享受优质文体资源,同时保障校园秩序有条不紊,体现了高校的社会责任与担

  高校大门开不开,考验的是高校的胸襟和管理能力;大学的门能不能越开越大,则与公众的素质息息相关。清北等名校若完全不设限,必定会超过学校的负荷能力;打卡的人太多,过于商业化的研学游,也会影响正常教学与科研秩序。因此,大学的门开到什么程度,需要公众与高校双向奔赴。

  高校亮出开放高姿态,公众配以文明高素质。共享文化,也共享秩序,高校优质文化资源自然会惠及更多市民和游客。

  每年此刻,对孩子,是重回校园和小伙伴欢喜重聚;对老师,是重整旗鼓投入紧张工作;对家长,是“神兽归笼”后的长吁一口气,也有新的期待、新的筹谋。

  毛宁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解决台湾问题是海峡两岸14亿中国人自己的事,民进党当局寻求外部势力支持,为其“台独”分裂行径撑腰张目,注定不会得逞。联大第2758号决议不容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不可撼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也是江西省萍乡市南陂小学原校长。上世纪50年代,在被授予少将军衔后不到两年,甘祖昌主动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职务,带着全家老小回到家乡江西莲花县沿背村务农,自愿从将军变为农民。34岁的龚全珍以丈夫为榜样,全心全意投入山区教育事业。

  在河南举行的对接活动,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致辞,省长王凯主持;在内蒙古举行的对接活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致辞,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主持开幕式。

  2023年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要求促进转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由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推进现房销售的改革号角已经吹响。

  明悦(五年级小学生的妈妈):希望孩子能晚上九点半睡觉。别磨蹭,保持运动,少生病,快长个子。她好朋友1米6出头了,她现在是1米51。

蔡明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