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对渡筑交流桥梁 两岸同胞共度端午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11 15:27:42

  中新社泉州6月10日电 (吴冠标)正值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第十八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10日在福建泉州石狮市蚶江镇开幕。两岸民众齐聚蚶江古渡口,参与或观看这项特别的端午民俗——闽台对渡、海上泼水。

  当天晌午,平静的海面上数十艘渔船竞渡穿梭,船上的人们手持一盆盆海水向周边船上的人泼去,瞬时水花在空中划出弧线。此外,妙趣横生的海上捉鸭、灯谜联猜、攻炮城等活动也轮番上阵,令现场的游客、观众直呼“体验感十足”。

  蚶江和台湾鹿港对渡已有240年历史。1784年,蚶江镇与台湾鹿港开放对渡,两岸同胞船来人往、互通有无,商贸、文化交流盛极一时,海上泼水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应运而生、日渐繁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独有的海上泼水民俗活动。

  但由于种种原因,蚶江和鹿港的对渡曾停摆多年。直到2007年,两岸才携手重启闽台对渡文化节和海上泼水等习俗。

  “两岸同胞在这里以文化为‘舟’、以泼水为‘桨’,共同驶向美好的未来。”石狮市市长余志伟表示,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经过多年发 展,影响力不断提升。

  看到如今闽台对渡文化节的繁华场面,祖籍石狮的台湾学者蔡崇熙感慨万分。

  2007年,蔡崇熙第一次到石狮,和当地文化相关部门人员策划闽台对渡活动。在他的记忆中,当时蚶江古渡还很简陋,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我已经连续来18年了,闽台对渡活动的举办规模、两岸参与程度、文化影响等诸多方面,一届超过一届,各种环境、交通等配套服务也不断完善。”

  在蔡崇熙眼中,闽台对渡活动不仅具有传统端午节的历史内涵,更有两岸民间交流的文化内涵。今年,石狮在海上泼水、龙舟赛等传统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同步举办了闽台同宗村族谱展、海峡两岸青年辩论赛、两岸美食嘉年华等活动,彰显了两岸民众携手同心、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

  “现在,我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在闽台对渡文化节设置海上舞台,让这个文化节办得更精彩、更隆重,吸引更多两岸同胞前来参与、参观。”蔡崇熙说。(完)

  2023澳网史无前例地迎来了10位中国网球选手,包括7位女球手和3位男球手。在张之臻和吴易昺之外,商竣程是唯一需要参加澳网资格赛的。小商赛前对两位哥哥放出豪言。“我赛前和俩哥哥说,你们在正赛等着我啊,我打完三场球后就找你们,很开心,我之前说的话成真了。”

  根据往年的春节档经验,想要在春节档内成为真正的黑马,主要还是靠后期的口碑发酵。比如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前期观众和市场对这部国产科幻片的预期并不高,其首日排片仅11.4%,单日票房位居第四位,随着第一波口碑出炉后才一跃而上成为年度最大黑马。而在2022年春节档,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因为喜剧元素的加持,以及笑料密集的热梗,优质的内容和适配春节的气氛,成为了档期内最大的黑马。

  武威市委书记柳鹏介绍说,武威地处祁连山下,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水源纯净、牧草丰盛,发展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文/本报记者 宋翔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14日),北京寒风呼啸,气温骤降,风寒效应显著。白天阴转晴,最高气温0℃;夜间晴间多云,最低气温零下10℃。提醒市民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信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私利。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林春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