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陂修建960周年 新歌《情义木兰》首发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05 22:29:29

  今年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木兰陂修建960周年,由两位莆田籍音乐创作人陈诺和无言合作歌曲《情义木兰》于今年端午节前夕正式上线首发,歌曲娓娓道来,传颂跨越近千年的木兰溪治水故事,向钱四娘等治水英雄致敬。

  木兰陂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是我国现存最 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拒咸蓄淡灌溉工程的独特创造,被誉为“福建的都江堰”。今年是木兰陂建成960周年,经过无数次洪湖冲击,现仍巍然屹立,继续发挥其水利作用。

  主持修建木兰陂工程的钱四娘变卖家产,在木兰溪将军滩上筑陂兴利,由于陂址选在上游出山口,未建成即被洪水冲毁,钱四娘愤而投江,后在其他先贤的接续努力下,终于建成木兰坡。钱四娘的大爱精神穿透千年时光,在莆田代代相传。

微信图片_20240604151734

开源与开智 铸就文献名邦

  《情义木兰》词作者无言,即福建省流行音乐学会副主席吴金坠先生介绍说,960年前,钱四娘倾其家资,围堰筑陂,开创了修建木兰陂的先河,随后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等先后投身木兰陂建设,才有了富饶的兴化平原,木兰溪才成为养育万千兴化儿女的母亲河;南湖郑露三兄弟“开莆来学”,在莆田创办了第一座学堂,才让许多莆田人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开创了福建教育的先河。有了木兰陂的木兰溪,成了哺育莆田人民的母亲河;有了郑露三兄弟的南湖学堂,才有莘莘学子纷纷中进士的壮举,莆田才有了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正是像钱四娘、郑露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先贤的情怀,莆仙的情义文化才渊源流长。

  曲作者和演唱者陈诺告诉记者,这首歌采用小调的方式演绎,这样可以尽可能地突出情感的柔和和丰富。演唱里也较多地采用真假声互换的方式,虽然演唱难度较高,却能更好的抒发情感。他希望和吴金坠先生创作的这首歌,能作为献给家乡、献给母亲河的一份礼物。让更多人记住这条溪,记住溪中的那段真情实义。

微信图片_20240604151739

婉约如溪 情义绵长

  人类依河而生,每个城市、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母亲河。社会上流传的关于母亲河的歌曲也有很多。前有气势磅礴的《黄河颂》,后有柔情似水的《申江水》,它们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名为《情义木兰》的歌曲,以其诉说母亲河的真情实义,感动了无数乐迷,在QQ音乐、网易云、酷狗等主流音乐门户网站上圈粉无数,成为众多乐迷的新宠。

  “这首歌听起来低回婉转,十分感人,歌词也极富想象力!”乐评人刀仔说,他尤其喜欢“木兰陂矗立的石板,犹如父亲脊梁的硬朗”和“木兰溪闪现的彩虹,仿佛母亲身影的旖旎”这两句歌词。一刚一柔,将母亲河的风光尽现眼底,给人很强的画面感。

  “这首歌唱的是木兰溪,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满满的情义!”乐评人庆余年说,过去听过许多关于大江大河的歌曲,感受到的多是作者对江河的感情,而听这首歌,却能感受到那种深沉情感背后的厚重情义。“木兰花 钱四娘 南湖三兄弟,不一样的情怀 一样的情义”,写的是木兰溪建设的先驱们,说的却是他们对木兰溪的深情厚义。

  《情义木兰》是两位莆田人(词曲作者)共同献给家乡的一封“情书”。他们表达了对家乡、对母亲河那份深沉的眷念和热爱,也表达了他们对修建木兰陂、南湖书院那段历史的敬意。木兰有情,溪水有义,歌写的是情义,唱的更是一种情怀。

  编曲江洋把《情义木兰》编得委婉深沉,也很有带入感,和词曲相得益彰,让这首歌更丰满动听。

  据了解,《情义木兰》这首歌计划收录进《明天会更美》第三季的公益音乐专辑内,所得收入,将继续支持红羽毛公益行动,为公益事业尽一份心力。(朴湉仁)

  来源:海峡网

  时下,东方航天港正全面推进中国长征火箭、东方空间、星河动力、九天行歌等火箭研发制造及核心配套项目建设,快速推动卫星数据产业园、“东方慧眼”星座等空天信息项目落地,瞄准未来发展的空天信息产业布局初步成形。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龙云飞表示,此次靖宇县举办的“中国·松花江旅游季”暨第二届松花江冬捕文化节活动,既是对吉林省冰雪节事活动的补充,也是对吉林冰雪产品的完善,更是优化提升靖宇百姓文化生活的有力举措。

  数据显示,该共和国9个地区的气温低于零下45摄氏度,西北部、东北部地区夜间气温达到零下50摄氏度。

  据悉,本次活动采取“政府主导、城乡结合、协会承办、社会参与”的模式进行,以祁连特色畜牧业与优质旅游资源相结合,发挥祁连农牧区百姓冬储优势,以县域品牌餐厅展示、乡村特色餐饮评比、农畜土特产品展示展销、冰雪嬉戏游乐活动、群众文体活动展演、冬季旅游宣传推介为主要内容,将冬肉美食文化与消费推介、产品展示与企业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群众能动性和参与性,把高原乡村生活摆到台前,把冬肉美食端上餐桌,树立祁连乡村旅游新品牌。同时,借助乡村旅游,吸引目光,聚集人气,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冰雪旅游发展。

  江西政协还探索委员参加计划专题与自主选题调研两结合,形成“委员作业”6000多篇;持续开展委员联系走访民营企业活动,帮助解决“转型升级瓶颈”等难题500多个。

  据了解,该项目每年可生产标准化蔬菜近5000吨,辐射带动生产基地1万余亩,年育苗能力达3000万株,辐射带动就业人员1000余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郑协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