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赣鄱看非遗:悠悠传唱数百年 客家唱船中的“烟火气”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02 00:16:57

  中新网江西南康2月26日电(巫发阳 陈芳斌)正月十六,走进江西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乡,唱船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正对着一条龙头凤尾彩船缓缓作揖,他们这是在进行“许愿”和“还愿”仪式。

  “咚咚锵……咚咚锵……”随着喇叭中的唱船声响起,送船入水仪式开始了。对于当地村民而言,唱船声从小听到大,其中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其内容涵盖天文地理、传奇故事、历史典故、伦理道德等。

  “唱船活动是我们村里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从小听着船歌长大,这是我们家族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当地村民解释说,后来唱船被列入省级非遗、国家级非遗,看到越来越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他们感到开心和自豪。

  据了 解,赣南客家唱船习俗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南康区通过设立非遗传承点、修建唱船文化广场,推动唱船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六,师傅们会扎好龙头凤尾彩船。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五,龙头凤尾彩船会依次在横寨乡寨坑村的10个祠堂展出,每天晚上大家会在龙船边举行唱船仪式。

  “我们的唱船习俗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正月十六的送船仪式是最热闹的活动。”彭亚平是寨坑村扎龙船的老师傅,从小便跟着父亲和爷爷扎龙船。

  赣南客家人为什么要唱船?南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刘伟表示,客家人作为外来民系,从中原地区经过五次南迁才在粤闽赣边区安定下来,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唱本中的歌词真切地传递出客家人对于故乡的怀念。

  “唱船的唱本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反映出的孝顺、友爱、尊重、关怀等品质依然符合当下的社会价值观。唱船习俗是一项极具客家文化色彩的民俗活动,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刘珊珊表示。

  据了解,赣南师范大学与横寨乡建立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同设立“赣南客家唱船习俗文化研究基地”,进一步挖掘赣南客家唱船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赣南客家唱船习俗已经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窗口,反映出客家人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风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成为客家文化中延绵不绝、生动活泼而又颇具魅力的民间民俗文化。(完)

  暴雨对海河流域的城市造成了一系列连锁极端灾害。上游的北京房山区、门头沟区等地山区暴发山洪,中下游的河北省涿州市等平原地区遭遇洪灾。8月5日,永定河廊坊段出现80米决口,下游的天津还在等待子牙新河的洪水入境。

  8月2日晚中图网就已开始自救复产。中图网官方表示,由于库区水位近3米,库房一层已淹,二、三层的书也会受到影响,预计至少80%的书将会报废。320万册书、三亿码洋灰飞烟灭。中图网官方微博在公告中说,“待洪水退去,我们还剩下什么书可卖,是否全都要重新采购,我们现在也有点茫然。这是中图网25年来遭遇的最具毁灭性的损失和打击。”

  8月5日,菲律宾派出两艘执行补给任务的补给船和海警船前往仁爱礁,中国海警船进行了理性克制的执法劝阻。随后,菲方召见我驻菲大使,并抗议中国海警使用水炮,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南海仲裁案”结果。

  顾清的女儿今年两岁,一家人户口都在丰台,居住的房屋在老人名下。今年5月,北京二手房交易不及预期,顾清看到相关报道后,认为出手时机快要到来,便从6月开始看房。由于这是夫妇俩的首套房,预算相对充足,“未来政策不明朗,但德胜的资源毕竟还是最好的,我们看房龄新的房子,贬值风险也小。”

  在交通方面,研究基础设施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的杨赛霓提到,一座十年前设计的桥梁满足“50年一遇”的设防水平,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数据测算得出的标准。如果加入最近几年的数据后,可能十年前的“50年一遇”只相当于现在的“20年一遇”。

  吴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在批发市场里开了一家早餐店,7月31日早上六七点,洪水冲开他们家早餐店关着的卷闸门,把其他商户冰箱、沙发冲进了店里,又冲走了店里的6个煤气罐。她记得,被大水淹掉的市场很安静,除了水流声,只能听到求救声。为了避险,他们全家跑进联通公司的二楼,带着1岁半和10岁的女儿呆了一整夜。

徐文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