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大观”走进丽江 聆听古老民族智慧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06 13:03:16

  中新网昆明4月29日电 (记者 胡远航)《美丽的白云》《祖先》《醉了丽江》……29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 厅、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联合推出的民歌大观第21期“山如玉龙歌如云”——云南经典民歌音乐分享会,带海内外网友走进拥有三个“世界遗产”的云南丽江,感受纳西族古老的生存智慧。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丽江,是中国少有的拥有三个“世界遗产”的城市,即“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世界记忆遗产。千百年来,生活于此的以纳西族为主的众多民族,在保持文化个性的基础上不断吸纳和创新,创造了融合纳西、汉、藏、白等多民族传统的文化大观。不论是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还是有着唐代西域古风的纳西古乐、演唱风格独树一帜的纳西民歌,至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当日的音乐分享会在有着“民族音乐活化石”美誉的纳西族白沙细乐选曲《美丽的白云》中拉开帷幕。“白沙细乐”纳西语称为“崩时细哩”,是纳西先民为悼念战死在白沙古战场的崩部落将士而创作的管弦乐套曲。《美丽的白云》,几乎每一个丽江人都会唱。“三思吉,是血吗?不是。是水吗?不是,血浓于水。手足相残,情何以堪,我们痛恨战争,我们敬畏生命,我们呼唤和平……”悠远哀伤的乐曲,唱出纳西族敬畏生命、珍爱和平的民族特性。

  紧随其后的《祖先》,曲调悠远磅礴,似低语,似呼唤,直击听众的灵魂。这首取词于纳西族史诗《创世纪》的歌曲,讲述纳西祖先历经洪滔天、克服万重难,创世立业的光辉历程,展现纳西先民披星戴月、勤劳勇敢、敬仰万物、崇尚和谐的美好品质。

  《祖先》的创作者及演唱者金甲劲松称,当下,不少人被生活压力、自然灾害等世界性的生命课题所困扰。“希望这首写祖先的歌,能唤醒大家内心的力量以及对真善美的信念。”

  分享会中,丽江国宝级的歌唱家和金花还带来《拉伯谷气》《栽秧调》等名曲。其特有的“歌声在转弯时还要上下跳几下”的演唱风格,曾吸引格莱美音乐大师不远万里来到丽江为她录制音乐专辑。

  “我所唱的歌都是纳西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和金花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分享会还带来《醉了丽江》《吉日经,三部曲》等新民歌。浓郁的民族风情、朗朗上口的旋律,让这些新民歌一经创作就走红网络。《吉日经,三部曲》至今仍是各地游客打卡丽江古城四方街必跳的舞曲。

  “丽江的老城是没有城门的,叫‘四方街’,永远敞开大门,摆出好酒好茶好饭菜,欢迎天下来客。”民歌大观策划人、云南知名词作家蒋明初称,丽江的美,不仅体现在山水和人上,也体现在建筑和民歌里。欢迎大家来丽江“艳遇”民歌的美。

  众多网友表示,被此次音乐会的民族之声“直击灵魂”。“愿经典永流传”,是大家的心声。

  本期民歌大观通过中新网的客户端、网站、微博、视频号、Facebook、快手、知乎、抖音等多个国内外平台账号同步播出,并得到泰国头条新闻、泰国《星暹日报》、缅甸《金凤凰》报社、缅甸胞波网、老挝资讯网、柬埔寨《东华日报》、印尼《国际日报》新媒体、马来西亚《亚洲时报》、菲律宾《商报》、日本《中文导报》、尼泊尔《贾纳阿斯塔周报》、印度《喜马拉雅新闻纪事》杂志、M Time缅甸微视频制作发布中心等海外媒体的支持。(完)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星    

  王贝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原料药行业垄断案件屡屡发生,究其原因,仍然是市场机制不够完善,营商环境仍待优化。在原料药生产环节高度集中的市场上,经营者倾向于滥用垄断地位,哪怕面临巨额罚款,也难以抵挡高额利润的诱惑,选择铤而走险。

  市地震局发布,2023年6月15日1时39分,在上海青浦区(北纬31.07度,东经121.09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本次地震距人民广场约40公里,根据区域构造特征、历史地震活动水平等判断,不会对本市造成严重影响。截至目前,未接到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的报告。市地震局将继续做好后续监测工作。 

  这场交流会有多务实呢?看一个细节就明白了——洪都拉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雷东多向中国企业家介绍洪都拉斯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发言结束时,雷东多说:“大家在中国都喜欢用微信,我也给大家一个二维码,有问题可以直接和我联系。”

  一些国际媒体称,中国经济长期稳中向好,在全球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中,中国经济表现出来的韧性更加明显,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凸显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不断显现,中国成为全球持续看好的投资热土。这些都让更多的国家和企业看到,与中国在经贸领域进行合作才能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与畅通。

  原新表示,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深化相互交叠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时期的宏观人口基础,挑战与机会并存。人口负增长已至,但负增长早期人口规模依然巨大。决定我国未来人口如何变动的是生育率。

谢文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