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债走俏助人民币国际化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6 01:06:32

  境外机构在我国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被称为“熊猫债”。继去年发行量创历史新高后,今年一季度,熊猫债又迎来开门红,在全球债券市场中不断刷新热度,引发广泛关注。

  熊猫债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却一点都不慢。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熊猫债作为境内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一环,在引入国际发行人及投资人、丰富债券市场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熊猫债全年发行量首次突破1500亿元大关,发 行主体家数、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同比增幅均超80%,纷纷创下历年最高水平。

  创历史新高,折射出境内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与不断优化的制度环境。相较于美元债券市场,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有着显著的优势。在过去美元的低利率背景下,大部分国际公司一般倾向于在美元债券市场完成债券发行,之后再将资金转为人民币为其在中国境内的分公司注资。现在,由于美元利率高企,这些国际公司倾向于直接发行人民币债券完成融资需求。熊猫债也由此成为海外发行人“降成本”的重要手段。

  熊猫债的扩大发行,有力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熊猫债放量发行有利于构建起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同时,跨境使用人民币也将有利于更多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畅通人民币的回流渠道,建立起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的闭环,提升人民币的货币流动性。从中长期看,熊猫债市场体量增加,对人民币的广泛应用将起到提振作用。而且,熊猫债市场发展会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境内外流通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境内外经营主体提供更加多元化、便利化的币种选择,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五位外汇交易货币。人民币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市场化、全球化水平,不仅将提升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认可度,还将推动人民币向“强大的货币”稳步迈进。(姚 进)

  <strong>(新春走基层)宁夏银川:超市物资丰富 节日市场购销两旺</strong>

  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刊出的文章认为,中国政府通过在应对疫情中的巨大公共卫生投入,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其经验值得各国学习。

  据了解,去年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的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有力支持了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滇中引水工程、广东海上风电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此外,该行还深入实施“百县千亿”专项金融服务,2022年发放贷款877亿元,累计支持超过440个县(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助力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自我革命,犹如拿起手术刀给自己动手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做到?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昆明1月9日电(记者 缪超)云南省公安厅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2022年该省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47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98人,追捕逃往境外犯罪嫌疑人50人,挽回经济损失11.3亿元。

  【解说词】2014年,李金早调任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机构改革之后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感到这是仕途最后一站了,开始利用权力和影响力大肆敛财,并为儿子经商办企业提供资金、人脉等各种帮助。

柯一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