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数据智能已进入由应用驱动的发展阶段

来源: 企业网
2024-06-22 13:14:12

  中新网6月2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近日,在2024数据智能大会上,中国 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与智能化部主任姜春宇发布《数据智能白皮书(2024年)》(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伴随智能领域变革,“数据”与“智能”间的发展关系呈现两点重要变化。一是“智能”将成为“数据”价值释放的主要路径,“数据”成为“智能”成效进一步跃迁的胜负手,两者关系由“松耦合”转向“紧耦合”。二是智能化技术开始反向助力数据技术发展和非结构化数据应用。

  在数据与智能融合的大势所趋下,《白皮书》给出了数据智能的概念定义:以全形态数据为关键资源,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后的新技术体系为关键手段,以决策式、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传统数据应用形式协同应用于生产生活各领域为最终目标,由此形成的新兴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相应延展出的新技术、新产业、新生态。

  《白皮书》认为,这一阶段中,单一技术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如何深化对已有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数据的内蕴价值,将数据和智能更为有机地结合成为更受关注的问题。当下,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实践效果突出,其结合大量场景的应用正在加速落地,围绕其应用落地相关的数据供给、模型优化、场景发掘、伦理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时下热点。

  李恒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在临床治疗中,以上海长海医院为例,门诊接诊的乳腺癌配药的患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需要用到阿那曲唑片这类的芳香化酶抑制剂。“45至55岁是处于绝经前和围绝经期妇女的高峰年龄段,而乳腺癌的高峰期也是这个年龄段。这一阶段的很多患者人群都是要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比较低,效果比较确切,临床通常推荐很多患者长期使用。” 

  “弯路”的直观体现便是交易所的目标从“日交易额100亿元”慢慢变成“全年力争突破亿元”,并且到2018年时,已经不再通过官网等渠道对外公布交易额、交易量等动态。

  中国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新年以来中外的一系列航天活动预示着2023年又将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航天大年”。美国今年的发射次数可能仍会比较高,甚至比2022年更高,其中SpaceX加速“星链”星座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不过黄志澄认为,年度发射总次数不是最关键的,更重要的是要按照自身的节奏,稳扎稳打,不断增加中国发射入轨的有效载荷规模。(刘  扬)

  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工作,从基层干起,历任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副经理,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房地产开发经营部经理,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等职。

  负责北京两家定点医院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北京定点医院目前收治的感染者中,重症、危重症占比为3%至4%,来就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普通型。

  中美数据跨境问题也有所缓和,在滴滴被罚款后,2022年8月26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了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允许美国监管机构对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审计机构进行检查和调查,包括审查上市公司的审计底稿。许可认为,这意味着中美两国就赴美上市中的数据跨境问题已经有了基本共识。

陈庆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