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小”包裹里的“大”经济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01 10:23:08

  还有十几天,就是中国的农历春节。快递网站纷纷挂出“春节不打烊”的牌子,货物转运中心、服务网点正常运营,客服24小时在线……中国快递企业在节日档口的“灯火通明”,传递了经济发展的温度。

  根据中国官方22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连续十年居全球第一。这些快递包括国内国际快递,交易对象遍布全球。纵向看,十年间,中国的快递单量实现了从百亿到千亿级的巨大跨越。横向看,中国快递业务量已占全球六成以上。“不到5天,线上下单的汽车检测仪就送货上门了。”西班牙消费者若泽·罗德里格斯最近的一次跨境消费体验,让他惊叹中国快递的速度。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环,快递业务量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实物量指标。是什么推动中国快递业欣欣向荣?这离不开需求端的拉动、供给端的“给力”以及中间渠道的有力支撑。

  快递“跑”起来,首先是因为消费者“买”起来。14亿多中国人,构成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平均每天产生3.5亿个包裹——这是中国快递业当下的规模。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目前,中国网民规模超过10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近1/3。

  在供给端,能不能快速交货,关系到客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目前,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以及供应链优势,为中国企业的生产速度和反应灵敏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山东日照市一家衣帽厂负责人介绍说,从接到国外客户图案到赶制出样品,他们的整个流程可以控制在24小时内。跨境电商的兴起,让中国产品迅速走红海外。这也是为什么2023年在国际贸易疲软甚至下降的背景下,中国跨境电商出口逆势增长19.6%。这种势头,也反映在202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中: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52%,是整体增速的2.7倍。

  供需之间,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就像“血管”,保证了货畅其流。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形成单程长度超过4870万公里、快递服务营业网点超23万处、日均服务超7亿人次的巨型网络。就像美国普利茅斯岩保险公司董事长詹姆斯·斯通对《国际锐评》所说,“中国政府非常擅长基建。高质量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企业以低成本高效运送商品创造了条件”。

  更重要的是,物流的智能化、信息化升级为硬件装上了“大脑”。在山东青岛一家智能物流园内,一个个装满商品的货架仿 佛长了脚,在场地中自动穿梭。原来,这是货架下方的机器人在进行分拣和搬运。“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分拣效率超过人工5倍多、智能穿戴设备让快递员平均每票收件缩短12秒……小包裹跑出加速度,折射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勃

  如今,中国快递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它的业务量节节攀升,体现了生产消费热度上升,反过来又促进了需求释放。每一个“小”包裹,都是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生动注脚。

  (国际锐评评论员)

  2022年,山西汾酒面对国内点状爆发、反复出现的新冠疫情,公司按照既定的经营计划,统筹内外部资源,提前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公司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保持了稳健增长的发展态势。

  面对罢工压力,法国官方仍然表明会继续推动相关改革。法国总理博尔内此前在巴黎近郊视察时表示,希望工会组织“能够负起责任”,罢工行动“不应惩罚民众”。她再次强调退休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表示会继续推动说服民众的工作。

  疫情发生前,牛国栋每周一至周三在云南坐诊、做手术,周四至周日在北京,如此循环往复、奔走不息。随着疫情政策的不断调整,他的工作重心逐步放在了云南。

其中,7款罕见病用药通过谈判纳入新版目录

  桂平市大湾镇的林彬2004年到广东佛山打工,起初是一名电子行业的技术人员。他告诉记者,以前每到春运,他都骑摩托车回家过年,全程10多个小时,遇到刮风下雨更是遭罪。经过10多年打拼,如今他已成立了一家弱电工程公司,还买了汽车、建了新房。“现在回老家都是坐动车,全程才两小时,安全又舒适。”林彬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 高凯)19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按正式直播标准流程顺利完成了第五次彩排。

钱宗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