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探索“法院大脑”:数字赋能司法公平正义

来源: 知识网
2024-06-03 09:50:53

  从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在杭州设立,到输出全国推广的“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再到提出全域数字法院实现制度重塑……在浙江,“互联网+司法”不断推陈出新。

  当前,司法领域当事人“一件事”集成改革是浙江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总抓手。这项改革要求司法工作人员转变观念,围绕当事人“一件事”去看法院的“一件案”,把各自经手的环节当成最后一个环节来处理,努力一次性、彻底地解决当事人的纠纷。

  “从诉前、立案、审理、执行等纠纷全流程出发,把数字赋能贯穿全过程,大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解决、实质解决、一次性解决、在我手上解决。”李占国解释说。

  如浙江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婚姻家事、民间借贷等29类常见案件诉讼风险评估,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等低成本方式化解纠纷,避免不必要的“讼累”。

  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浙江推出“司法公正在线”应用,为每一个案件“赋码”。当事人全程随时“码”上投诉、案后“码”上评价,进而构建以“公正感受度指数”为核心的动态监测体系,综合运用群众测评和案件质效数据,对每一个案件作出公正感受度评价。

  在此基础上,浙江法院综合“人、案、事、物”大数据,对该省107家法院、5700名员额法官进行“数字画像”,自动生成质效报告、智能监控81个审判执行节点,实时提醒法官办 案中的问题,使裁判更加公正高效。

  如今,伽师新梅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心头好”。2022年8月,京东物流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引入12条智能分选设备,打造了集果品采购、冷藏、加工、分选、包装、物流为一体的产地智能供应链中心,使当地新梅的分选效率大大提升,促进产业升级。

2022年多条铁路新线开通运营

  <strong>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 隆云:</strong>“每个新冠重症病人都是危及生命的状态,严重的呼吸衰竭,呼吸窘迫。还有急诊的,一看就是多器官功能已经衰竭了,优先选择送到ICU。”

  翁利一个月前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从12月初开始,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新冠重症患者不断增加,同时,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因为感染而大量减员。

  本报记者 靳 博

  也就是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天宫空间站可能将会成为近地轨道的唯一的空间站。因此,其在太空科学研究方面的意义将更为显著。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曾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强调,所有空间站本身建造技术的进步也都是为科学实验服务,要有原创、特色的成果和新的技术应用出现,“这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也是我们由空间大国变为空间强国的根本方向”。

金喜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