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乘”出发展新动能 中国“数据要素×”行动将启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3 09:38:39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已快速融入生产、消费、流通等各环节。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中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在全球数据规模的占比达10.5%。

  富集的数据资源是一笔财富,从中“掘金”已被提上中国的发展日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但发展亦伴随挑战。拥有海量数据的中国,也存在数据供给质量不高、流通机制不畅、应用潜力释放不够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是“数据要素×”行动的重要初衷。

  沈竹林介绍说,此次行动就是要通过推动数据在多场景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产业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从而实现对经济发展倍增效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协同,其区别于传统的“连接”。通过从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并作用于其他要素,找到企业、行业、产业在要素资源约束下的“最优 解”,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是复用,而不仅仅是“使用”。数据作为知识的载体,在不同场景和领域的复用,将推动各行业知识相互碰撞,创造新的价值增量。以医疗行业为例,医疗健康数据既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治疗疾病,也可应用于药物开发,还可应用于定制更加精准化的保险产品,带动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升级。

  三是融合,而非简单“叠加”。不同类型和维度数据融合,将推动不同领域的知识渗透,促进生产工具创新升级,催生出新产业和新模式。比如在自动驾驶领域,任何单一数据来源都无法实现真正的智能,必须通过单车智能、车路协同,多方数据汇集,才能真正做到全自动驾驶。

  为此,在设定“到2026年底,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目标的基础上,行动计划结合各行业发展实际,先期选取12个行业和领域,推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他们分别是: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及绿色低碳。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晨分析称,这12个领域基本覆盖了一、二、三产业的各行业重点细分领域,同时精准把握行业特性,有利于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

  但从实际来看,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数字资源基础以及场景需求都不尽相同,数据要素发挥作用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沈竹林举例称,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数据协同需求较大,需强化协同效应以提升行业运行效率。如农业经营主体相对较分散,生产各环节数据流通不畅,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推动生产、销售、存储、加工等全链条数据融合利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金融领域则对其他行业数据需求大,需要发挥牵引作用以推动数据复用。通过引入科技、环保、养老、医疗等领域数据,金融机构可以完善信贷模型,辅助面向中小微企业贷款授信决策,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目前,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刚刚起步,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还会产生更多、更有价值的数据,也会创造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沈竹林说。

  2022年12月21日凌晨,吉祥航空一架宽体客机从郑州起飞,成为2021年以来郑州机场恢复的第一条洲际定期客运航线,也是疫情以来受到影响的洲际客运航线,再次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扬帆启程。

  不仅如此,在长洲船闸四号船闸上应用的闸室安全辅助系统,能有效辅助预防船闸运行时发生船舶闸室越线、人字门夹船等不安全的情况。

  庞景玉介绍,5年来,河南全省法院累计提供线上服务2370万余件次,网上立案、交费、调解、送达等多项服务总量居全国前列。洛阳中院、兰考县法院、汝州市法院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先进单位,巩义市、永城市等25家法院被河南省高院评为河南全省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法院。

  同时,禁毒总队将协调山西各地市禁毒支队主动对接当地体育部门,形成“防为主、打为要、治为基”的反兴奋剂工作长效机制,共同实现全环节、全链条、全要素治理。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森林生态环境修复需要考虑节气及种植气候等因素,如果未及时采取修复措施补种树苗,不仅增加修复成本,影响修复效果,而且将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的服务功能损失进一步扩大。叶继成滥伐林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清楚明确,而当时正是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及时补种树苗有利于新植树木的成活和生态环境的及时有效恢复。基于案涉补植树苗的季节性要求和修复生态环境的紧迫性,本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三项规定的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情形,故对公益诉讼起诉人的先予执行申请予以准许。

  2023年是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会在部署今年纪检监察工作时将“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强化政治监督”放在首位,并要求“围绕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王淑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