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天气地图:华南江南有雨赶考趁早 华北黄淮迎高温考验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06 20:24:57

  中国天气网讯 “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2024年高考大幕将于6月7日正式拉开,今年高考期间天气形势如何?考生们需要做什么相应准备?中国天气联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布2024全国高考天气地图、全国紫外线强度预报、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等产品,助力考生顺利赴考。

  高考期间江南华南雨水较强 华北黄淮部分地区需防高温

bqdt

  中国天气网发布的高考天气地图显示,7日至9日恰好遇上南方新一轮降水过程上线,华南中北部、江南大部及贵州有中到大雨,局地还可能出现暴雨或大暴雨。这轮降雨过程中,局地雨势较强,且可能伴有强对流天气,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的考生需提前规划赴考路线,避免降雨耽误赶考。

  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及东北部等地,由于冷涡的影响,高考期间也会迎来一次降雨过程。上述地区主要以阵雨或雷雨为主,部分地区还将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考生及家长需关注当地最新预报、预警信息,赶考、候考时如遇强对流天气,注意及时到坚固的房屋内躲避,远离大树、广告牌等。

  同时,西藏、四川东部、甘肃西部、青海、新疆西部和南部等地高考期间也会有阴雨打扰,主要以小雨为主,考生及家长需注意携带雨具,提前出门,注意交通安全。

  在降雨较少的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部、江南北部、江淮、西南地区等多地,天气适宜,有利于考生发挥。不过,新疆东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山西南部、陕西南部等地最高气温在32℃以上,部分地区有35℃以上的高温,其中河北南部、山东、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至41℃。考生需注意防晒,可选择淡盐水、绿豆汤等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与矿物质。另外还可以准备一些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北方大部地区紫外线较强 山东河南部分地区易发生中暑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的全国紫外线强度预报显示,高考期间,华北、东北地区南部、华东地区中部和北部、华中地区中部和北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的部分地区及内蒙古、新疆、西藏大部等地紫外线强度很强。北方大部地区紫外线较强,户外陪考家长及考务工作者需注意防晒。

qxtx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今年首次发布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预计6月9日至10日白天,北京东南部、天津南部、山东中部和西部、河南大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较易发生中暑。其中,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易发生中暑。以上各地区考生及陪考家长需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避免在日光下暴晒,及时补充水分。

qxtx

  另外,根据全国环境气候舒适度等级预报,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南多为“闷热”等级。7日至10日华南南部,8日湖北中部,9日湖北中部和河南南部,10日湖北中部、湖南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西南部等地将为“极闷热”等级。以上各地区考生及陪考家长需注意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相较于以上地区,华北北部、东北、内蒙古大部、西北、西南地区西部总体能达到“舒适”或“较舒适”等级,有利于考生发挥。

  金榜题名时,笑看风云起。中国天气网祝福每一位考生,考场上都能成竹在胸不慌忙,发挥出最好的自己!(策划/梁杰 弓盈 设计/刘红欣 数据支持/翟羽 王昊宇 审核/余晓芬 刘文静 张方丽 詹璐 李怡 监制/刘亚玲)

  2022年10月17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徐启方以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身份出席记者招待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2003年4月,作为中美共同保护和研究大熊猫计划的一部分,来自上海动物园的“乐乐”(雄性)和来自北京动物园的“丫丫”(雌性)乘坐飞机抵达孟菲斯。2022年12月,美国孟菲斯动物园宣布,将把旅美大熊猫“丫丫”和“乐乐”归还中国,结束20年的租借期。

  “再次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不同的是,中国船舶工业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应对的能力,各家船厂都在努力寻找重新融入国际市场的办法。”李彦庆说。

  然而,今年2月,孟菲斯动物园宣布,25岁的大熊猫“乐乐”于美国当地时间2月1日早晨被发现死亡。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当时表示,中国动物园协会已同孟菲斯动物园展开对接,将及时组建专家组并尽快前往孟菲斯动物园,与美方专家共同开展大熊猫死亡原因调查。

  步阳集团副总经理程明松春节后一直忙于招聘和开工事宜,到正月十八,工厂新招了近300名员工。程明松说,高强度体力劳动和技术类岗位,都缺人。工业模具等技术类岗位很难招到人,电路机械工这类复合型技术人才也非常缺乏,即便薪水达到一万四千元左右,也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大连造船厂开办了技术培训班,根据外国船级社的验收规范,制定了系统化的工艺标准和校验细则。1981年9月14日,“长城”号终于通过严苛的验收,在大连造船厂顺利下水。首航300多天,“长城”号在世界三大洋航行了52000多海里,全部仪器仪表正常。当“长城”号安全返回时,“望远”号已经开始了在大西洋的首次航行。

赖乃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