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观澜:与内地“迎来送往”中,把握香港发展机遇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03 15:17:33

  中新社香港6月2日电 题:与内地“迎来送往”中,把握香港发展机遇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关注香港的人士或许会发现,近期香港与中国内地间的“迎来送往”可谓“一浪接一浪”。

  “送往”方面,6月1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从香港国际机场出发,搭载100多名香港大学生赴上海实习。而此前,香港廉政公署还组织了最大规模赴内地交流团。

  就在这一浪接一浪的“迎来送往”间,香港与内地的深化交流合作亦愈发凸显。

  一直以来,作为国家的特别行政区,“背靠祖国、联通世界” 是香港的独特名片。随着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稳步推进,香港这张名片含金量也持续提升。内地省份与香港合作的重要内容正是共同“搭台唱戏”,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供应链。香港也需要在和内地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巩固自身独特地位,从而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种双向需求下,“迎来送往”自然水到渠成。

  需要注意的是,于香港而言,不能只将“迎来送往”当做流于表面的活动,更要认识其背后反映的内外形势变化,把握好其中的机遇。

  香港发展史是一部在识变、求变、应变中实现自我超越的历史。只有认识到当下变局,才能更好开新局。尤其面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香港在眼光“向外看”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内地发展及需求。

  例如,当前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出现催生出众多新兴产业,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一轮驱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亦是内地全力推动的方向。近年来,内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激励研发的重大政策措施。这种鼓励创科的氛围和不同激励政策,可为正构建国际创科中心的香港提供借鉴。

  “识变”之后,香港应思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内地携手共进。仍以创科为例,香港拥有林立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可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香港资金充沛……这些优势让创科成为香港与内地合作过程中的重要领域,从香港与鲁、沪、桂三地签署的合作意向中便可见一斑。当然,从合作意向到最终落地还需要双方不断磨合,需要更多、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才能实现。

  这几年,西北的防汛压力明显增大。山区洪水很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积雪的融化,在很多流域的汛期,“暴雨+融雪型”洪水愈发常见,因此要对前一年冬天的降雪及时监测和预报。这涉及降雨的长期预报,是一个较难的科学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对于未成年学生而言,他们的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身体发育和健康,因此,在引入预制菜之前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检测是否符合学生营养要求。他说,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草率地引入校园必然会遭到学生家长的反对。

  新疆是干旱区,即使存在暖湿化转型,干旱的风险是更根本的,一年中空气达到饱和比湿值的几率不大,在整体范围内,难以形成大量降水。全球变暖下,冰川加速消退,当冰川融化,积雪融水不足以补充夏季的河川径流,就会出现干旱。新疆主要靠水库来储存一些降水,以备干旱时使用,但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最担心的是出现降水的年代际波动,比如降水连续10年减少,就会产生灾难性的持续性大干旱。

  在犯罪学中涉及到犯罪的程度,有一个测量的指标叫腐败的烈度,也就是腐败的严厉程度。从我们目前观察到的信息来看,从1人发案到14人归案,由此显现出犯罪的金额可能确确实实会发生几何倍数的增长。这种集团式、链条式共同导致的腐败烈度的增加,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柬方院长谢莫尼勒向环球人物记者分析:“这预示着中柬关系将在坚持原有基础上更加密切。”

  边先生回忆,在飞机降落前,机舱内已有大量浓烟,“两个人面对面都看不清脸,有部分乘客已经不舒服了,因为长时间吸入刺鼻的味道,让人感觉胸闷,还辣眼睛。”

甘彦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