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法院推进繁简分流 提高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效能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15 03:52:33

  中新网南宁4月26日电 (林东婷)4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度广西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公布2023年广西知识产权审判十大案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梁炳扬表示,一年来,广西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共7095件,审结6175件。其中,著作权属、侵权纠纷案件总量最多,案由多为侵害作品放映权纠纷以及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权利客体主要集中于视听作品、摄影作品。桂林零某软件有限公司诉小某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小某移动软件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入选2023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通报指出,广西法院围绕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农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各地法 院依法审理“巴马矿泉水”“梧州六堡茶”“富川脐橙”“浦北陈皮”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商标侵权案,持续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助推“桂字号”成长为“老字号”;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处理了一批仿冒混淆、虚假宣传、诋毁商誉等不正当竞争案件,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增效;围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交流合作。

  据介绍,广西法院以审判理念现代化为统领,积极推进繁简分流,有效缩短案件诉讼周期,确保案件高效审理。2023年,广西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审理周期74.6天,比去年同期缩短24天。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7.62%,同比提高12.34%,二审民事案件同期下降39.13%。

  同时,广西法院持续深入“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全面梳理广西区内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问题,为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工作纵深推进夯实制度基础。目前,南宁市良庆区法院、百色市田阳区法院、河池市宜州区法院等已经实现集中审理本市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遵循知识产权审判规律,完善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诉讼活动机制,落实侵权赔偿机制,努力提升司法效果。(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1日电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1日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岛内一些政客利用疫情进行政治操弄,或“以疫谋独”、或对大陆进行攻击污蔑,或煽动“反中抗中”。这些劣迹都将被记在两岸关系历史上。

  记者离开ICU病房时,保洁人员已将被送回的病床进行清洁消杀,六七个护士齐心协力,将患者平托至病床,更换病号服、监测生命体征、填写患者信息……又是一番忙碌。

  糕点压制成型后,放入烤盘烘烤。烤制出的糕点,饼皮雪白,口感软糯,满是麦香清新气息。

  杨清金11日在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采访时称,福建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如今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产业集群效应还不够显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与发达地区还存在明显差距。

  秦刚说,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及时保质交到非洲朋友手中,体现了中非合作的高标准和高水平,诠释了重信守诺、高效务实的中国风范。相信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非洲疾控中心必将为非洲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在中非关系史上写下新的绚丽篇章。

  “完善电信业务市场发展政策,强化APP全流程、全链条治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用户权益保护。增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安全产业创新发展。”会议指出。

黄沛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