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二氧化碳变成燃料?中国与新西兰科学家合作研究有新成果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6 09:20:28

  中新网2月27日电 将令人头疼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并可商业化生产实现盈利,还是空想吗?在中国和新西兰科学家的合作努力下,这样的想法将很快得到实现。

  据新西兰“乡音”网报道,中国和新西兰科学家正合作开发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化学物质的系统。“这个领域有很大的可能改变我们的社会,”奥克兰大学计算化学家王子运(Ziyun Wang)博士说。

  王子运是来自奥克兰大学和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科学家团队中的一员,他们开发的这种二氧化碳转化系统是世界上首个可连续运行超5000小时而不会出现故障,且可以实现商业化运作的系统。

  据悉,科研团队将用电来改变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加入氢,产生甲酸,这便转化为能源,为汽车等产品提供燃料。

  王子运称,新工艺中使用的电解质可以直接从废铅电池中获取——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许多电动汽车都使用它们。“我们找到了最实惠的来源,基本上是免费的,甚至有人会专门付钱让你把这些东西清理掉。”

  据悉,这项技术在新西兰尤其有用,因为新西兰依赖进口精炼燃料, 供应很容易因各种原因而中断。(完)

  于刚刚过去的2022年而言,在上述会议上公布的数据令人目不暇接,是已取得成绩最为有力的证明: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注册商标617.7万件,圆满完成审查周期压减目标任务;打击恶意商标注册,快速驳回“冰墩墩”“拉伊卜”等恶意抢注商标3192件,对涉嫌恶意囤积的3522件商标进行转让限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5.8万件,同比增长16.8%……

  在永丰县的蔬菜中心,育苗中心采用先进的潮汐式苗床,年育苗能力达2000万株;正在培育中的一棵棵优质蔬菜幼苗长势喜人。得益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广大农民的劳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蓬勃发展起来。继续聚焦农业科技前沿,以产业急需为导向,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创新发展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探索长效机制,就能为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让“科技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得更加绚烂。

  “本次推出的便民办税缴费举措,有助于提升纳税人和缴费人的纳税缴费体验,降低办税缴费遵从成本。一系列举措有助于增进纳税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解,推动税收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智能办税提速则便捷纳税人全国统一多渠道办税,支持纳税人跨境办税和在相关地区用数字人民币办税,促进办税现代化程度大幅提升。”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白彦锋表示。

  记者了解到,当前市面上主流的付费视频监督自习室价格约为每天5元,用户可与自习室经营者协商按天付费或包月监督,部分自习室的管理者还会根据用户打卡天数返回一定数额的红包作为“奖励”。在付费后,自习室管理员会询问用户学习计划与时间安排,随后邀请用户进入指定自习室或者相关会议室,要求用户打开摄像头以便接受监督。

  常昭瑞指出,对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的场所,每日至少要开展两次全体人员的体温检测和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监测。根据机构是否采取封闭管理,对机构内工作人员和被照护人员分类开展定期核酸或者抗原检测。如果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采取核酸或者抗原检测。医疗机构重点要做好重症高风险住院患者的抗原或核酸检测,及时发现和管理感染者,降低疫情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和扩散。其余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工作人员要加强监测,出现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

  “我们第一批试点的停车场,都是敞开式、有电子识别系统的,不会额外增加管理成本,容易得到支持。”太仓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交通秩序管理中队指导员顾卫东告诉记者,小程序还通过短信提醒和积分扣分的方式,对两次以上超时停车的车主以及恶意占车位的车主,取消停车资格加以约束管理。

赖雅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