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如何形成创新合力?专家建言跨域整合、取长补短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12 08:41:08

  中新网上海12月5日电(记者 范宇斌)近日在上海召开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长三角区域如何形成创新合力?

  不久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团队发布了《2023年长三角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据测算,2018年至2022年,长三角地区创新驱动力的年均进步率为4.8%,与经济增速基本保持同步。

  从创新驱动力空间分布看,长三角41个城市呈现非常鲜明的“雁阵”格局和梯度差。第一层次为上海,为“头雁”城市;第二层次为南京、杭州、苏州、合肥,界定为重要支点城市;第三层次为宁波、无锡、芜湖、常州、南通、嘉兴、扬州、镇江,界定为重要节点城市。

  “虽然长三角各个城市的创新驱动力各不相同,但是从产业布局来看,这样的梯级分布可以集聚创新资源优势,进而带动其他城市,打造起分工不同的创新共同体。特别是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技术领域构建新优势,形成更强的资源集聚力和突破力。”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胡卫表示。

  在胡卫看来,创新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会向创新驱动力强的城市集聚,而产业链则会向中小城市扩散。通过跨域整合,可以打造强劲活跃的创新共同体。

  他认为,“两个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离不开创新平台的跨域整合。一方面,长三角要推动更多“从0到1”的突破,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优势,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另一方面,长三角要推动更多“从1到100”的转化,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发挥长三角产业基础和产业协同优势,强化创新驱动,把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成为创新产业,尤其要前瞻性谋划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科技创新合作中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互利共赢。”胡卫表示,要坚持“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全面深度互利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合作,做大多边共同利益,在互利基础上,全面实现共赢。同时,要通过科技创新团队的合作,推动团队成员创新能力提升,并结合各自优势,分工合作,为国内国际重大项目的科技创新积累经验。

  胡卫表示,长三角三省一市还应取长补短,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长三角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投入结构仍有待优化。尽管长三角科研成果丰硕,但其中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还不够。”胡卫坦言道,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仍有待完善。

  对此,他建议长三角应当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一 体化科技创新制度,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的深度合作。具体合作机制包括系统支持机制、利益分享机制、项目落地机制。

  此外,胡卫还指出,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要对标国际一流创新型城市圈,围绕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方向,协同共建共享国际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创新平台体系,集聚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聚焦以制造业、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促进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打造世界制造业研发高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完)

  赣州市石城县屏山镇长溪村妇女主任赖彩霞说,村里成立祠堂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对家有喜事的村民推广婚事新办,将“彩礼最高不超过5万元”“宴席不超过15席(150人)”等具体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目前,村里彩礼在3万元左右,婚事花费也减少至过去的1/5。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武汉1月30日电 (许豹)随着第60根桩29日成功浇筑,由湖北交投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的武汉双柳长江大桥北岸主墩桩基施工全部完成。

  激荡正能量,奋进新征程。在“五个一百”的号角声中,每个人都是正能量的使者,有很多美好瞬间值得我们去记录,有许多宏伟的蓝图需要我们去勾勒。“五个一百”通过网聚“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发昂扬的奋斗姿态,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绘就同心圆、共筑中国梦,让明天的中国更加美好。(王正南)

  上述16个行业小类中,13个行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增长面达到81.3%。其中,数字出版、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和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30.3%、21.6%、18.6%、16.9%和10.2%。

  “站好最后一班岗,今后每年都能回家过年了,欢迎你们来衡阳我家做客。”老谭对记者笑着说,眼角有些湿润,有开心,更有不舍。(完)

  经查,陈武身为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不落实巡视整改要求,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组织观念淡漠,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利用职权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毫无廉洁底线,违规从事营利活动,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搞权色交易、钱色交易;不正确履行职责,违规开展非主业投资;将公权力作为攫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投标、企业经营、股权转让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林辛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