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队员场下教练 她带着龙舟队乘风破浪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6 01:28:17

  中新网江西共青城6月5日电 题:场上队员场下教练 她带着龙舟队乘风破浪

  作者 巫发阳

  “各地注意,预备,划!”一声令下,龙舟犹如一支离弦之箭从岸边冲了出去。鼓手毛美爱打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十名女队员弯腰下桨蹬腿发力,舵手弓步站立稳住船舵,“嗨!”“嘿呦!”“嗨!”“嘿呦!”,口号越响龙舟越快。

  端午临近,毛美爱与队员们正在备战“赣鄱杯”中国江西龙舟大赛(共青城站),她们在江西共青城市毛家堰湖奋力训练,丝毫不逊色于男子队伍与年轻队伍,多支龙舟齐头并进、旗鼓相当。

  32年热爱与坚守 她与队员乘风破浪

  “我们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在49岁左右,不仅有当妈妈的,还有当奶奶的。”毛美爱笑着说,她们戏称自己是“阿姨队”“奶奶队”。不过,可不要小瞧了这支队伍,她们可是大有来头。

  据了解,这支队伍的大部分队员都来自1991年组建的共青“鸭鸭”队,先后斩获1992年“屈原杯”女子600米直道竞速冠军、首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76公里拉力赛女队冠军、第十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12人精英女子组团体赛2000米金牌等诸多荣誉。

  32年前,毛美爱和队友们在九江南门湖“一战成名”,自此与龙舟结下不解之缘。32年后,年近50的她们依然没有放下对龙舟运动的热爱与痴迷。

  “只要有龙舟比赛邀请,我就会召集老姐妹们一起报名参加。”毛美爱解释说,虽然她们都有各自的工作生活,但是只要一个电话,大家都会抽空赶过来,“我们已经离不开龙舟了,龙舟也是我们的好姐妹。”

  从队员到教练 播撒龙舟运动火种

  “上半年以龙舟训练比赛为主,下半年才是忙自己的事。”毛美爱将自己的生活一分为二,“我是一名龙舟教练,只要有龙舟比赛、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会毫无保留地教。”

  放下鼓槌、走上码头,毛美爱变成“毛教练”。“毛教练,我们这艘龙舟缺桨。”“毛教练,怎么划桨才能更快?”“毛教练,等会儿训练计划是什么?”10多支队伍,100多号人,有问题就问毛教练,毛美爱在人群中忙得团团转。

  教学技术动作、制定训练计划、筹备训练物资,毛美爱需要处理很多事情。不过,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姐妹们也在旁边帮忙 ,或稳住龙舟帮助队员上下船、纠正新队员技术动作、收发救生衣等,大家一起“老带新”,将龙舟运动传承

  32年过去了,毛美爱与姐妹们从蒙头苦练的龙舟队员转变为循循善诱的教练员、火眼金睛的裁判员。她们就像一粒粒被风吹散的种子,在生活工作的地方生根发芽,将龙舟运动的火种播撒开来,越来越多的女子龙舟队成功组建,活跃在江西各地的龙舟赛场上。

  “近年来,江西的龙舟运动越来越火爆,端午的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浓。”共青“鸭鸭”队队员黄艳表示,她前几年考取了国家一级龙舟裁判员证,经常前往江西各地当龙舟裁判,明显感觉到龙舟比赛的赛事规模、民众参与度在不断提高。

  话语间,毛家堰湖的龙舟队伍多了起来,20多支队伍先后下水训练,密集的鼓声、响亮的口号声交织在一起,来自乡镇、学校、机关单位的年龄各异的数百位队员们,在同一片水域上乘风破浪,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完)

  从公开信息看,疫情之下,步步高近年来承受巨大压力。2022年前三季度,步步高(002251.SZ)营收80.29亿元同比下降23.86%;净利润0.18亿元,同比下降90.1%。

  从“权宜之计”到建立线上演播生态体系

  一是客流大幅增长。随着“乙类乙管”措施加快落地,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释放,加之疫情三年来人民群众累积的回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将集中释放,春运客流将从长期低位运行到快速恢复攀升,交通运输组织将从低负荷状态到满负荷运行状态。初步分析研判,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29.8亿人次)的70.3%。从客流构成看,预计探亲流约占春运客流的55%,务工流约占24%,旅游和商旅出行约占10%,不少高校已在春运开始前放假,占比相对较小;自驾车、城际拼车、定制客运等出行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小客车日均流量约为262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6%。从时空分布看,预计节前以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及主要劳务输出省迁移为主,探亲流、务工流叠加,客流强度有所提升;节后则以主要劳务输出省及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聚集为主,返程客流相对错开,1月27日(正月初六)和2月6日(正月十六)前后将出现两个返程高峰。

  据悉,这三条高速公路均位于鄂西北地区,总投资129.3亿元人民币,全长120.5公里,为该省三大都市圈交通“硬联通”项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当前能源领域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建设成效显著,也面临不少挑战,例如能源对外依存度依然偏高,能源消费结构依旧以化石能源为主,整体转型任务任重道远。”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型能源体系需要形成新的生产力,满足新的要求,“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清洁转型与能源保供、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从电气热冷氢多种能源利用形式、源网荷储各环节共同发力。”

  作为上海市6000多名签约家庭医生之一,余铭刚的工作是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织密基层健康保护网的缩影。

林淑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