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经济”热气腾腾消费活力升级 为各地文旅打好旺季“前哨”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09 03:54:06

  央视网消息:端午假期将至,中国各地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消息,今年端午假期近程休闲度假游成为主导,主题乐园、博物馆等景区景点受到欢迎。业内人士表示,节日消费历来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民俗消费与传统节日结合,热气腾腾的“端午经济”成为消费活力升级的缩影。

  在线旅游平台显示,今年端午假期,2天或3天行程的短途周边游更受游客青睐,出游人次占比分别为29%和33%。自由行、自驾游的游客占比增加,游客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灵活化、个性化的出游方式。

  非遗市集也是端午假期的好去处。采艾蒿、做香囊、观看非遗传承人的精彩表演、身穿汉服来一场沉浸式过节,多彩活动汇集成一场场充满烟火气的市集、游园会,召集游客“拾趣”端午。

  此外,赛龙舟、吃龙舟饭等各类民俗体验活动更是激活了假日文旅市场。广东佛山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叠滘赛龙舟”成为端午假期的热门“民俗小城”。此外,湖北宜昌、江西南昌等多个城市已陆续开启龙舟赛事,进一步推动龙舟文化的传承,打造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新名片。

  端午节是人们“味蕾寻鲜”的好时机。粽子消费市场近日热闹非凡,口味升级、跨界“上新”,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朱家角古镇里花样繁多且口味多元的粽子吸引人们驻足、购买,陕西、福建等地也推出非遗美食线路,让游客大饱口福,“色香味”里过端午。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称:“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假期市场将继续延续旅游市场 高开稳走的格局,总体而言,还是以民俗文化、都市休闲、近程旅游以及避暑、露营这些郊区的休闲为主。今年的端午节旅游市场会呈现一个合家出游、文化体验、欢乐祥和的新格局。”

  业内人士表示,端午小长假作为暑期出游高峰的开端,将助推各地生活服务业消费加速、扩容提质,为各地文旅打好暑期旺季“前哨”。

  今年春运,大秦铁路、浩吉铁路、唐包铁路等煤炭运输大动脉,压缩列车间隔、提高通过能力,奔腾的“煤河”昼夜不息。“春运期间,我们每天有近300人盯在电煤运输的关键岗位上。做好能源保供,一分钟也耽误不得。”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营销科科长静国臣说。

  陈美华表示,希望更多台胞勇于走出台湾,到大陆开辟新事业,“也希望年轻一代能携手同进,踏上人生幸福美满的旅程。”(完)

  闽南人年夜饭的必备菜肴——海蛎煎,选用个小、黑耳肚白的海蛎珠,拌合青蒜、胡萝卜、韭菜、地瓜粉后,摊入油锅,两面煎透,再摊上打散的蛋液。起锅时,撒上胡椒粉,缀入香菜;吃时,蘸上甜辣酱,好吃到连舌头都要一起吞下去了。

  戴着口罩在管制席的黄俊杰进行管制席指挥时,仅从声音和动作会被人以为步入而立之年的青年。交班结束后摘下口罩,露出的却是一张青春迫人的面庞,25岁的黄俊杰,中国民航大学科班毕业后,经过1年多的实习生涯,已经独立上岗担任控制员,“我‘单飞’已经1年多了。”自信在他眼里藏不住。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今年春节期间市场交易量必然上升,如何为正常运行保驾护航?对此,企业早有谋划。“量的充足,价的稳定,这八个字是核心。”陈磊表示。为此,市场方面早早地动员经营户备足货源,临时开辟一块区域作为停车场,供来往车辆免费使用,并简化流程让进出更便捷。

  当前,各地正加快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不断提档升级,不少地方已把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张文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