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合作偶戏《镜花缘》将登北京舞台 当代视角重现古典故事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17 16:22:57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应妮)由QFun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携手北京赫德学校剧团带来的中法艺术家合作创作剧目《镜花缘》,将于6月21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以传统经典的文化内涵,中西融合的艺术特色,充满童心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领全年龄段观众,踏上美好诗意的旅程。

  QFun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古籍与我”系列作品中,以中国表达作为第一原则,用当代视角重写中国古典文学故事。《镜花缘》作为QFun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古籍与我”系列第三部作品,是中法两国当代艺术家从不同文化背景出发进行的一次跨文化交流融合的舞台呈现。

  在这个奇幻故事中,孩子们是舞台上的绝对主角,中法两国艺术家为孩子们搭建起一方舞台,帮他们完成了富有想象力的自由表达。该剧对清代文人李汝珍的长篇同名小说进行当代重写,融合了偶、面具、多媒体、声音等多元艺术形式。剧中,“百花仙子”被贬人间,变成故事的主人公唐小山,追随商人舅舅林之洋,踏上了未知的海上之旅,伴着波涛,看到了地平线之外的世界。在面具与偶建构的充满诗意和想象的世界中,北京赫德学校剧团的小演员们以唐小山的视角引领观众邂逅一个又一个奇异的国家:黑齿国、小人国、双面国、豕喙国……一切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生,如同走进一幅鲜活的斑斓图景,又宛如游走在现实与梦境的边界。

  舞台上的“百花仙子”是一个巨型偶,由孩子们操作进行表演。不规则幕布悬于舞台上方,层层叠叠,如山峦,如波涛;多媒体影像引入中国水墨画风格,又融入欧洲童话插画般的热烈色彩。演出中,孩子们还将首次挑战使用高跷进行表演,经过专业培训并定制专属高跷之后,小演员们现在已经熟练掌握高跷技巧,自如前进后退,并能自己完成穿戴。

  值得一提的是,《镜花缘》历 经三年时间创排,不仅作为2022年“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代表剧目之一在京亮相,并到上海、广州、桂林艺术节等全国各地巡演;2023年还曾赴法国巡演。(完)

  在花灯制作的现场,有一位特殊的家长。马保辰是邕宁区蒲庙派出所的民警,这次他和同事到红星社区协办“反诈猜灯谜”活动,现场宣传反诈知识。特别的是,他的儿子和父亲当天也一同来到现场。趁着工作间隙,马保辰坐下陪儿子一起制作灯笼,他说:“儿子玩得非常开心,很难得有机会让我们祖孙三代人一起感受这样浓厚的节日氛围。”

  “就算立春了,那海冰也化不了那么快。”赵明爱人将衣服递到他手上,转身又去准备晚饭。看着手中的棉衣,赵明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冰雪交加的夜晚,那是锦州9-3油田投产的第一个寒冬。

  <strong>警察“缺练”</strong>

  东方文明的智慧,于敦煌的时岁更迭中溯源再现,积淀成中华文明的熠熠辉光。本期立春手绘,采用岩彩画法,展现了“冰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的柔美春景。东风播新绿, 丝路花雨浓,春风也度玉门关。(绘图:王璐瑶)

  3日,记者走进新疆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太平村手工“皮具马鞍”非遗传承人丁学生家庭作坊,看到一副副制作精良的马鞍和各种精致的配饰挂在展示厅墙上。“从春节到现在,我们几乎没有休息过,每天都在工作,春节订单比较多,有60多套,目前只完成了30多套,还有一半没有完成,这几天加班赶时间,给客户尽快快递过去。”丁学生说。

  “灯谜活动是漳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李豫闽在致辞中表示,在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加挂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灯谜创作基地,将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之中;同时,在两岸灯谜交流中,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发挥了重要作用。

嵇信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