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数字教育 重庆大学生与云南中学生云上“结对子”

来源: 股城网
2024-06-02 20:44:01

  中新网重庆2月23日电 (记者 钟旖)面向信息时代和数字化社会,如何帮助不发达地区的青少年提升信息素养、知识素养和对数字社会的适应能力?记者23日从重庆大学获悉,刚刚过去的寒假,该校本科生院启动“百人百课”之“智慧未来·程序筑梦”乡村义教系列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互联网+教育扶贫”模式,与云南省曲靖市531名中学生结成“云上”学习对子,助力当地乡村数字教育发展。

  重庆大学本科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乡村义教系列活动,首期招募到121名大学生志愿者担任义教“小老师”,他们自制上线了100堂Python程序设计课,共同打造“智慧未来·程序筑梦”STEAM小课堂,将为乡村学校提供长期、免费、开放的网络直播教学云平台。

  据介绍,Python是一门易学易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活动过程中,部分志愿者去到云南,为当地中学生们带去一堂堂生动有趣的Python程序设计课,成功激发、调动中学生主动学习Python语言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累计招募到531名中学生义教对象,将在未来一年持续开展线上云支教活动。

  结合当地中学的教学计划和中学生的升学发展需要,志愿者们还分别依托往年云南省中考、高考真题设计了趣味数学小课堂、趣味物理实验等特色课程,帮助当地中学生拓展基础课程的学习思路。

  “有个小朋友自己用 Python编写了一个太阳花发给我,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感动,希望这次义教能够带给小朋友们长期持续的激励。”参与活动的重庆大学本科生院2022级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学生王昊天说。

  重庆大学本科生院2023级法学新闻类学生年兴瑞告诉记者,孩子们解决编程Bug并成功运行程序的时候,他们自然流露出的喜悦也激励着他,“我们不仅是 在传递知识,更是陪伴他们一起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据悉,未来一年时间里,重庆大学学生志愿者团队将和结对的531名中学生,持续开展线上云支教活动,帮助乡村学生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完)

  春节长假刚过,地方就掀起了拼经济的热潮。

  暖心增“温度” 持续完善生活配套功能

  黄永富举例说,近年来,尽管全球疫情、逆全球化趋势等持续干扰,中国外贸进出口却展现了强大发展潜力和综合竞争力。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2.16万亿元;2021年外贸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势增长,远超德国,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

  据高工锂电统计,2014 年国内锂电池行业电芯企业达到 760 家,90%企业营收都在 1 个亿以下,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在面向低端客户、技术壁垒较低、利润率较低的传统铝壳电池市场受到的影响更大。而且锂电池行业受到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上升的影响,行业利润率进一步降低。

  依托西南种质库,昆明植物研究所启动中国野生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提出国际核心DNA条形码新标准,建立起庞大的植物遗传信息数据库,收录中国近万种重要植物12万个DNA条形码及其物种相关信息。DNA条形码利用基因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鉴定,不仅在生物多样性调查检测方面功能强大,还在食品安全、生物检验检疫、流行病学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中国是全世界1/10植物物种生存的家园,把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做好,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巨大贡献。”杨湘云说。

  <strong>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增至22项</strong>

杨智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