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伯恩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开启中国巡演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4 22:32:18

  中新网上海6月13日电 (记者 王笈)英国鬼才编舞马修·伯恩(Matthew Bourne)的芭蕾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12 日晚登陆上海文化广场,正式开启中国巡演。

  马修·伯恩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托尼奖”最佳编舞奖和最佳导演奖的现象级艺术家。其与团队创作、改编的舞剧作品,为诠释经典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赋予了芭蕾艺术全新的生命力。在中国,马修·伯恩因“男版天鹅湖”“哥特版睡美人”等作品为观众所熟知。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自莎士比亚同名戏剧,开创性地将故事设定在了“不久的将来”,讲述了一对年轻恋人在一所名为“维罗纳管教院”的学校里,被极度压抑的环境所束缚,必须跟随自己的内心付诸一切才能在一起。2019年,该剧在英国首演后广受好评。

  在马修·伯恩看来,这是最符合当下年轻人审美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剧延续了他极具爆发力的叙事风格和复杂流畅的编舞风格,将现代舞蹈与古典芭蕾巧妙融合,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优雅和柔美。“这部舞剧充满激情,讲述的是当下年轻人的故事,能够与年轻人产生共情,对此我深感自豪。”

  据悉,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将在上海演出至16日,随后还将前往北京及广州,与当地观众见面。(完)

  在加州拉斯维加斯的展会现场,她参观了一周,成千上万的摊位几乎跑遍了,却没找到中国的摊位。好不容易在拥挤的人群中看到了几个国人手中拿着长城公司的塑料袋,她立马迎上去,亲切地问:“你们是来参展的吧?” “不,是来参观的。”

  王晓东说,应该把这种“真正顶尖的、为全人类作贡献的探索性科研成果”当作国家的名片。人类的知识是有边界的,需要有一部分人去探索如何突破边界。“只有依靠好奇心和英雄主义驱动,才能去做这件事。社会需要营造一种支持英雄主义的科研环境。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些年一直没有涌现出重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这就是房间里的大象。”

  近几年频繁的沙尘暴天气,是否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沙尘活跃期?对此,受访专家们表示还无法给出准确判断。“气候系统里面有个周期性的变化,但是这种周期性的变化现在实际上并不是特别清楚,基于几年的短期情况,很难判断出趋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成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种“雇佣军模式”带来的直接副作用是:项目选择方向的失衡和错位。站在科研单位角度,其对主要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选择缺乏决定权,自身也没有足够资源布局。“有时单位想上的项目没有被批准,不太想上的反而被批准了,感觉项目能否被批准有相当大的随机性,所以干脆就把所有想做的、不想做的,着急的、不着急的项目都一口气报上去,看哪个能中。这就是为什么基础研究多年来的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因为选题并不是最好的,只能出小成果,出不了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前述基础研究所所长说。

  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间,周容平等人经密谋后,入户强行抢走一名幼儿,随后交给张维平贩卖;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间,张维平还单独拐卖了8名儿童。

  除了旅外大熊猫“告老还乡”后需要面临的挑战和饲养员在照护它们“养老”生活的细节,关于大熊猫,其实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冷知识在等你一一探索。

张圣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