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甘肃榆中女村支书:闲话家常获信任 做好村民贴心人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15 21:48:10

黄色版app「それほど得意じゃないですね」  有哪些投资机遇和风险点?x3to3u-VbDYdXAfzJH7bTEoukt8-(新春走基层)甘肃榆中女村支书:闲话家常获信任 做好村民贴心人

  中新网兰州1月31日电 (杨娜 张玉玺)临近春节,兰州市榆中县甘草店镇三墩营村的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在外工作的青年人挤出时间,利用休息的空闲赶回村里,和村民一起穿戴起耍社火的行头,抓紧时间排练节目,为春节期间的社火展演做最后的准备。

  “这个村子以前就有春节期间耍社火的传统,之前村里矛盾纠纷多,冬季农闲不闹矛盾就万幸,哪有人排练社火。”三墩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白莉莉至今忘不了2020年10月初到三敦营村担任村支部书记见到的景象,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小组巷道坑洼不平,一场雨雪过后,村里的老人甚至在几天之内无法正常走出家门。

  最让白莉莉感到“头疼”的,是村民之间无处不在的矛盾以及对村委会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他们对有事找村委会这件事极其排斥,有矛盾宁愿自己互相在家吵,也不信任村里会妥善解决问题。”作为“外来户”的白莉莉,决心从加强村级班子入手,拉近和村民的距离,获得他们的信任。

  以换届为契机,白莉莉和村委会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双好双强”标准,通过上门走访、多次联系等方式,动员符合条件的村民积极参与村“两委”换届竞选,通过“两推一选”程序,选出支委班子5名,进一步优化了支委班子结构,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推动了村干部队伍整体优化提升。

  在此基础上,白莉莉坚持将村里的大小事宜都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商议的方式解决,增加村民对村里事务的参与感,逐步增加他们对村委会的信任度。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白莉莉说,自己通过和村里老人拉家常的方式让他们降低戒备,在一次次的聊天中获得了有关村里情况的各种详细资料。

  地处兰州市东郊的榆中县,辖20个 乡镇268个村。三墩营村位于榆中县东部,距离镇政府3公里,村域南北两侧为丘陵沟壑,中部用地开阔平坦,是榆中县的东大门。尽管村内G312国道穿村而过,兰渝铁路、陇海铁路、宝兰高铁纵横贯通,可是村民小组的巷道却一直没有硬化,严重影响村民

  三年多来,白莉莉主动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共计投资建设资金55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3个村民小组巷道已全部硬化,312国道以东方向右侧污水管网全部覆盖,并建成小型污水处理站一座。

  同时,白莉莉带领村委会积极盘活村级闲置资源,投资70万元新建智能化育苗钢架大棚一座,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3万元以上收益。提出了“委托流转、统一耕种”的工作建议,顺利完成流转金支付和流转土地耕种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连霍高速公路以东耕地撂荒难题,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展后续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为更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该村党支部全面梳理治理事项,结合工作实际,把乡村治理有关事务转化为量化指标,归纳整理细化出村民议事、学法守法、平安稳定、移风易俗、志愿服务、人居环境等积分事项,明确积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实行得分与扣分制度,以加分为主充分体现正向激励,同时,负面约束为村民行为划出底线,提醒村民不踩红线。

  看到村民积极参与,白莉莉深感欣慰,为增强积分制的吸引力,将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白莉莉带领村委会通过村集体经济资金、惠农补助等购买物品建成“积分超市”,日常生活用品以积分标价一一摆上货架。此举充分激发了村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激励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2023年四季度该村总共兑出地膜100卷、化肥200袋。

  白莉莉说,现在村里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她都会受到邀请,坐下来和村民一起闲话家常,为他们送去祝福和安慰。当得知她喜爱看乡村社火,村民自发在农闲时间组织起社火队伍,老人们打电话让工作繁忙的子女抽时间回家排练,用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社火表演,为她送上新年的祝福,“我没想到社火队能重新组织起来,这是村民的心意,更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完)

  因此,中国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所取得的医疗和经济成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因新冠疫情这样规模的全球灾难产生任何问题——这在客观上是不可能的。但正如我一再强调的,对于严肃的事情,夸大其词不可取,度一定要掌握好——不管乐观主义亦或悲观主义都非美德,唯有现实主义才是美德。

  与此同时,封锁所带来的时间也为降低病毒毒性争取了时间。提前预见这一点并非不可能。认为任何病毒进化的动力是消灭宿主,即人,是一种误解。像任何其他生物一样,病毒进化的最终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自我复制。因此,把自己变得极为致命、并且消灭宿主并不利于病毒。

  在钟秉枢看来,围绕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场馆不断建设和完善的同时,周边还要建设很多可供举行小型体育赛事活动的辅助配套场馆或设施,从而形成大小场馆设施的有机结合。“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既要吸引品牌赛事活动,还要将其变成一个训练基地、体育运动打卡地和体旅休闲度假胜地,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人群形成可持续发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