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仅2个月左右,规模缩水超90%!这只次新基金清盘了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5-31 18:16:04

  每经记者 黄小聪    每经编辑 赵云    

  5月31日,融通基金公告称,融通致远混合因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将进行清算并终止基金合同。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23年11月,距今仅半年多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在成立时,规模曾达到5.37亿元,但成立后规模快速缩水超90%,2个月左右就降至5000万元以下。

  除了该产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多只成立规模较大的次新基金,在成立后不久也出现了规模大幅缩水的情况,有的不到3个月时间,规模缩水超过99%。

  融通基金公告称,截至2024年5月30日日终,融通致远混合基金资产净值出现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

  而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当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上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程序进行基金财产清算并终止基金合同,不需要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这也意味着该基金已经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最终走向清盘。

  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23年11月7日,距今仅有半年多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在发行时曾提前结 束募集,且成立时的规模达5.37亿元,但成立后却出现了规模快速缩水的情况。

  具体来看,该基金在今年2月21日就已经公告称,截至2024年2月20日日终,基金已连续 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根据时间推算,相当于在1月初时,该基金的规模就已经降到了5000万元以下。

  也就是说,相当于仅成立约2个月后,其规模就缩水超过90%。

  此外,该基金一季报显示,产品规模在今年一季度继续缩水,截至一季度末时,规模进一步降到了不足4300万元。

  而据记者从渠道了解,规模缩水或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基金在成立之后,在去年底和今年1月份都有净值跌破1元的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净值一旦到达某个临界点,投资者往往就会选择先赎回。”

  二是,净值在持续下跌之后,继续持有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不动,但随着市场反弹,该基金净值曾一度接近1.1元,投资者在回本并有一定盈利之后,选择获利了结。

  除了这只基金,记者注意到,另有多只成立不足一年的次新基金,也出现了规模快速缩水的情况。

  如不久前清盘的景顺长城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基金,成立于2024年1月17日,成立时规模接近6亿元,但到4月10日时,该基金就公告,截至2024年4月9日,基金已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随后截至2024年5月10日日终,其因为基金资产净值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走向清盘。

  再看成立于去年12月26日的国投瑞银盛煊混合,成立时的规模超过14亿元;今年3月21日时,该基金公告称,截至2024年3月20日,基金已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相当于不到3个月时间,规模缩水超过96%。

  此外,还有一只同样成立于去年12月底的指数联接基金,成立时的规模超过了55亿元,但是到今年3月19日时,该基金就已经公告称,截至2024年3月15日,基金已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这相当于不到3个月时间,基金规模就缩水超过99%。

  对于这些基金规模的快速下降,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可能是因为背后有一些机构的资金,这些资金如果占比比较大,进来以后又快速撤出,就容易对规模有比较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何俊熹

  8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多位受访者还表示,公众对公职人员触犯刑法,了解最多的是受贿罪、贪污罪等,对高利转贷罪认知非常有限,这也让一些人即便知道身边有人存在这种行为,也意识不到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有受访者表示,他身边的公职人员认为高利转贷行为挺正常,甚至这属于会理财的聪明人。

  2004年,河北水利厅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提到,在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拒马河是常年有水的河流。北京曾想在房山区张坊镇修建水库,但河北不同意,核心在于水权的分配和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彼时,房山区有一则引水工程招标公告,拟将流经北京境内的拒马河水拦蓄后,引入燕山石化,作为工业用水,遭到河北反对,认为这将造成下游断流。

  推文列举了如今正同样遭受困境的受灾同行的具体名单和情况,号召大家为他们提供帮助:“此时的互助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救,水灾来临时我们抱团取暖,正如时代洪流下我们同心协力、守望相助,就一定可以找到出口,共渡难关!”

  此外,多位熟悉涿州水利的受访者表示,北拒马河、大石河属于中小河流,防洪体系建设以地方投资为主,地方政府想要提升行洪标准,财力也是制约因素。不仅是涿州,因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高,但难以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短期回报,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对防洪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数据显示,成都第三产业增加值7313.3亿元,增长8.1%。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上半年,旅游经济催热了城市消费,成都餐饮住宿火热爆满,社零消费同比增速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展现出成都这一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韧劲和活力。

蔡豪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