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处分 公众为何不买账?

来源: 直播吧
2024-06-18 04:31:24

  ■ 观察家

  期待最后处理结果是对医者仁心者予以褒奖,而非处罚。

  一边是病情突变疑似脑出血的重症患儿,一边是教室里等待听课的学生,医学教师面对这样的特殊情况,该如何抉择?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俞莉老师选择前往科室查看,并对患儿进行了紧急处置,却也因此导致未能及时赶到教室,上课迟到了29分钟。

  对此,6月16日,南方医科大学发布《情况说明》称,学校已关注到有关信息,正在向相关单位了解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

  重症患儿的生命保住了,受影响的课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弥补,怎么看都是千钧一发之际的“最优解”。生命至上的价值排序本不该受到质疑,一句“引以为戒”,多少透着点幽默的悲哀。

  一所医学院,除了培养学生精湛的医术以外,医学伦理、价值观与职业操守也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说,俞莉老师用亲身经历为同学们示范了何为“救死扶伤、济世活人”的医者天职,这是一次成功的、生动的医德教育。

  如果救人者事后不是得到了褒扬,而是受到了处罚,那么很多人在救人前,就要考虑会不会被罚、值不值得,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顾忌,在最后一刻犹豫了,社会的良知底线也必然节节退后。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事故(差错)审定及处理办法》文件规定,因上课不守时(迟到、早退、中途离场)造成授课时间延误在15分钟-30分钟的,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如因特殊情况发生教学事故(差错),则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规则是“死”的,尤其在涉及人命这样的大问题上,应该有更多灵活、权宜的处理机制。这样的情况,在兼顾教学与救治的医学院内,肯定也不会是个例。

  此次,既然院方已经核实“俞莉老师为了抢救病人并非故意为之,且在问题处理完后及时到达教室,将授课内容妥善安排,顺利完成了授课任务,未造成不良影响”,为何不能算作“特殊情况”特事特办?

  或许在院方看来,把理应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的事,作为“发生教学差错”处理,已经考虑到了特殊情况。但就公众观感而言,却是一位医学院老师在救助了患者,且也“完成了授课任务”的情况下,还受到了处罚。

  此事,南方医科大学已经在核实情况,跟进处理。期待相关处理结果能对医者仁心者予以褒奖,而不是处罚 。别丢了一所以“博学笃行,尚德济世”为训的知名医学高校的魂

  □公羽(学者)

  当兵9年,一班班长郑聪健第一次和中队主官起了争执,原因是指导员江逸豪让他在第二天的集体五公里武装越野中当旗手。

  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山东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均已经开始筹备今年的线下招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恢复举办现场招聘会推动复工复产的通知》中明确,自1月8日起,全面恢复举办现场招聘会,充分发挥招聘会对复工复产和劳动者就业的促进作用。

  “针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我们将继续做好关爱重点人群‘敲门行动’,建立常态化关爱服务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民生痛点的‘最后一公里’。”黄潭洲村党支部书记张朝国说。

  据悉,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采用“巴斯德象限”研究思路,基于论文和专利的大数据“定量发散”,对产、学、研、用领域近百位专家深度访谈进行“定性收敛”,再从学术创新、技术突破、产业落地、市场需求等维度综合评估,力求“致广大而尽精微”,最后遴选出十大趋势。

  从警以来,已零差错、零失误、零伤亡执行涉爆任务700余次,这是他辛勤汗水的结晶。

  这一寄,跨越4000多公里;这一收,历时3个月。

徐诗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