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文明互鉴 中外专家学者青年代表齐聚古城共叙“陕西情缘”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09 23:43:36

  中新网西安12月26日电 (李一璠)“20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西安,当时我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当在中国看到兵马俑以及无数奇迹,我决定不再当游客、中国文化的旁观者,我的中国生活由此开启。这些年我见证着陕西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感受到陕西人身上珍惜过去、拥抱未来的精神。”新航道中国故事研究院副院长斯明诚25日表示。

  25日下午,对话陕西·感知中国——“增进文明互鉴 共叙和合之美”主题沙龙在陕西考古博物馆举办。专家学者、外媒记者、青年代表等50余名中外嘉宾就如何对外讲好陕西故事、增进中外文明互鉴进行了深入交流。

  主题沙龙环节中,日本《东京新闻》中国总局局长新贝宪弘讲述了兵马俑赴日巡展的故事,介绍了日本民众对兵马俑及陕西文化的热情与喜爱;西北大学埃及籍讲师艾小英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对“文学陕军”的理解研究,介绍自己用阿拉伯语翻译《贾平凹散文选》等陕西文学作品的故事……中外嘉宾结合各自领域,围绕活动主题进行观点分享和讨论。

  西安外国语大学塔吉克斯坦留学生米娜分享了自己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学生文化艺术节等文化交流活动的经历和感受。“在中国学习的这几年,让我深深爱上了这个国家 ,也融入了西安这座城市,我积极报名参与各种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想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小小贡献。”米娜说道。在现场交流中,多位中外青年分享了自己在不同领域参与陕西文化传播的故事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单红表示,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留学生和各界朋友多来陕西开展文化交流,探索发现古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魅力、活力,感知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共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此外,与会嘉宾还一同参观了陕西考古博物馆。“这是一场历史遗存的探秘之行,通过历史碎片探寻中华文明的脉络,近距离感知文物的生命历程、灿烂的过去,感受陕西及中国文物考古的魅力。”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泰国留学生桂云星说道。

  记者了解到,南依秦岭的陕西考古博物馆作为中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将文物与出土背景结合,以考古的视角解读遗址,勾勒出中国考古和陕西考古的发展脉络,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总体特征,吸引民众走近考古、了解考古,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华社陕西分社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陕西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考古博物馆承办。(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商丘2月1日电 题:聚焦铁路元素 非遗传承人砖雕上刻“乡愁”

  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意味着会有更多人向城市聚集。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城市归属感,更愿意留在城市发展,而不是返乡生活,为此,城市应考虑吸纳更多农村人口实现市民化,推动城市扩容增效和均衡发展。毕竟,安居才能乐业,宜居方能宜业。

  本次特别展览是香港大型金器展览,集中展示黄金制品在中国历史中的艺术和技术成就,探讨金器在古代政治活动、文化生活以及跨区域互动交流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1日电(苏婧欣 元悦娴)1月31日下午,古巴驻华大使馆在北京朝阳公园金台艺术馆举办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诞辰170周年纪念活动,并为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纪念封揭幕。

  新华社记者张扬专访了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从一人一天到“天宫时代”,再到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与梦想,问题的答案就在其中……

  为畅通普惠金融“活水”向园区经济的“灌溉”,近年来,各地高新园区频频与银行等建立合作,开发推出“园区贷”。

马宏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