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红:《条例》修订有哪些重点和亮点?|理论及时语·学条例 明党纪①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02 18:09:39

  第一集:《条例》修订有哪些重点和亮点?

  主讲嘉宾:吴海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3年12月发布,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条例》共158条,与2018年《条例》相比,新增16条,修改76条。如何把握这次《条例》修订的核心要义?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

  (一)突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两个维护”

  这次《条例》修订,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的纪律条款,新增树立正确政绩观相关条款,充实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处分条款等。

  (二)以制度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贯通、联动

  一是坚持责任全链条。充实对“新官不理旧账”行为的处分条款,完善责任链条,推动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积极担当作为。

  二是坚持管理全周期。完善对离职或者退(离)休党员干部违规从业、利用原职权或者职务影响为亲友谋取利益行为的处分规定,督促党员干部在职离职一个样,实现管理全周期。

  三是坚持对象全覆盖。把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以及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的处分对象,由“党员领导干部”扩展到全体党员。

  (三)坚持从严管理和促进担当作为相结合

  一是在维护群众利益上担当作为。充实在社会救助中优亲厚友、明显有失公平行为的处分规定,把工作着力点聚焦到群众衣食住行的“关键事”上,进一步推动惠民政策落实。

  二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增加“党员行为虽然造成损失或者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所引起的,不追究党纪责任”,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

  (四)针 对性提出持续纠“四风”新要求

  对相关违纪行为保持紧盯不放、寸步不让的高压态势。增写以讲课费、课题费、咨询费等名义变相送礼的处分条款。同时,聚焦执纪监督中常见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表现,增写相关处分规定。

  (五)促进纪法衔接、执纪执法贯通

  在台州市黄岩区,刑事检察部门办理案件时发现了外卖骑手办理假健康证的线索,移送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后,调取数据碰撞下,辖区内健康证管理乱象一目了然。向相关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后,今年4月底,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台州市黄岩区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明管理办法》,形成了区域健康证制发主体、监管主体、用证主体“三位共管”的良好局面。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不变的使命。”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深感责任重大。临近寒假,他依然在家中认真备课,研究如何给学生们在线上讲好《发展经济学》等课程。

  案件查处后,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督促开展净化政法系统政治生态专项行动。自治区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政法单位等协同发力,与1700多名重点岗位人员谈心谈话,对涉及李健违规干预案件、插手项目、办理“减假暂”等问题线索快查快办。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1期

  不仅是人民币,今年全球主要货币对美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元今年强势飙升,在美联储疯狂加息的货币紧缩进程中,美元指数创出2003年以来的最高值,但目前已有回调。

  <strong>专家点评:</strong>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部署,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当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面完成了阶段性目标。《规定》的印发,是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成果、优化制度建设、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改革试行以来该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规定》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相关制度设计和安排,为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王轩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