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植入23个起搏器 八旬老人亲身感受起搏器发展历程

来源: 慧聪网
2024-06-15 23:32:24

  中新网上海1月2日电 (陈静 胡杨) 1971年,胡根娣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上海市一医院)率先接受了心脏起搏治疗,如今已经80岁。记者2日获悉,她在该院装上了目前体积最小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在过去的53年里,她接受了35次手术,体内安装过23台心脏起搏器,感受了起搏器的发展。

  胡根娣当日告诉记者,1969年10月21日,年仅25岁的她突然晕厥,意识丧失,被确诊为“阿斯综合征”,即:病毒性心肌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970年10月,再次晕厥的胡根娣只能一直卧床,依靠口服麻黄素、静脉输注异丙肾上腺素维持生命,在死亡线上挣扎。当时在上海市一医院心内科颜和昌、刘忠豫两位教授建议下,胡根娣接受了开胸手术,安装了国产感应式心脏起搏器。

  3年后,刘忠豫教授又为胡根娣植入了国产埋藏式起搏器。在此期间,因为一系列原因,胡根娣频繁接受手术,更换了10个起搏器。1982年以后,胡根娣又陆续更换了6个心脏起搏器。随着起搏器技术逐步完善,胡根娣体内的起搏器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植入过程也趋于微创。

  胡根娣这次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因为她在2017年安装的起搏器电池即将耗尽,需要更换新的起搏器。医院心内科(南)主任汪芳教授为其完成本次起搏器安装。而2017年,为她安装起搏器的医生,也正是汪芳教授。汪芳告诉记者,此次更换起搏器最大的困难在于确定植入方式。“由于胡阿姨此前已经经历过34次手术,体内安装过22台起搏器。其腹部和胸腔遍布疤痕,而且那些老式起搏器的线圈还留在体内无法取出,无法再更换传统起搏器。”因此,专家团队决定为胡根娣安装新一代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

  此次安装的无导线起搏器重量不到2.0g,体积仅有1cc,使用寿命可长达10年以上,兼容1.5T/3.0T核磁共振扫描,且植入过程简单,手术时间较短,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据悉,手术全过程耗时不到30分钟,患者全程保持清醒,无需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术后起搏器工作正常。

  据了解,康复出 院的胡根娣将继续高质量“带搏”生存。(完)

  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郑州东站每日的客流量都处于高位,对于铁路工作人员来说,离春节越近也越忙碌。仅1月19日当天,郑州东站就开行列车760列,预计发送旅客13万人次。

  一直以来,新设机构纷纷在融合产业链发展和服务中小企业恢复“元气”、稳增长方面铺展主业,同时在现代制造业、绿色产业等领域贡献优质金融力量。天津三阳丝路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初,依托股东特变电工集团,专注输变电、能源、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供应链,成立以来已提供保理融资超36亿元;中航鑫港(天津)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同为2022年初设立机构,在航空客运机票贸易业务外,围绕机场建设与运行,大力探索多元化金融服务方案,新业务实现保理融资款投放达4000万元,涵盖照明改造、集中供暖节能改造和光伏发电系统建设等项目,两机构成为行业金融供给充足优质高效的生动展现。(完)

  艺术是无国界的语言,在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曲丰国看来,艺术家们通过艺术作品展现自身艺术造诣,彰显民族精神,通过艺术语言与世界沟通,让艺术作品打动更多人,让更多人通过艺术作品了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侨界艺术家应触摸历史、融入时代,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用当代的叙事方式、艺术语言,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作为该节目的联合出品方,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则认为,三年的《龙凤呈祥》实践积累已经开启了演播事业的新征程,国家京剧院将持续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新业态,以艺术精品推动传统艺术再攀高峰。

  到了西昌,换乘西昌到越西的大巴,再换乘农村客运“小黄车”。四川2020年以来推行“金通工程”,全车刷成黄色,统一司机服装,穿梭于各条村道,实现客运到村。

  <strong>马浚伟:</strong>小玄子这个角色把马浚伟从乐坛以歌手的身份转型到一个演员,然后再真正地进入TVB以后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全部都是免费的,只要你愿意学。

郭睿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