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重镇与业界探讨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来源: 观察网
2024-06-06 10:44:03

  中新网柳州6月4日电 (林馨)广西柳州市6月4日举办2024年柳州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第一季度柳州市地表水水质获得全国第一。作为工业重镇的柳州市,曾创下年度水质“四连冠”佳绩,并与业界探讨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韦永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第一季度,柳州地表水水质保持全国第一。当地定期召开地表水水质分析会,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问题开展下沉帮扶行动,市 、县两级联动解决水环境污染隐患问题;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截至目前累计完成51个问题排污口整治。

  在“世界环境日”前夕,柳州市还举行水生态保护研讨会。邀请全国水环境质量名列前茅的柳州市、张家界市的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及研究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专家学者们,分享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研讨会上,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宗尧表示,当前中国“治水”思路是坚持系统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副院长孙翔认为,经过系列措施中国水质持续改善,水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水环境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其间,柳州市分享“四连冠”水生态保护经验。韦永祥表示,柳州市工业体量大,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多。2023年,柳州市工业废水排放量达3000万吨。柳州市水环境治理能够取得成效,水质持续向好,主要做法是控源头、强防护、建机制。

  首先,柳州市重点整治工业污染源,实现工业增产增效不增污,同时严格限制涉水重污染项目落地。通过大力实施节能减排,2012—2023年柳州市工业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从12464吨/年减少至1141吨/年,工业氨氮年排放量从1674吨/年减少至30吨/年,减排幅度分别达91%和98%。

  其次,柳州市精密织牢水环境“防护网”。借助现代化技术提升水环境监管效能,建设柳江干流河道“天眼”监管系统对河道及水利设施进行“看得见”的监管,引进水质监测设备在流域上全天候在线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同时,利用遥感系统、无人机、无人船等方式开展河道巡查和水域环境问题整治。

  2019年起,生态环境部开始对全国地级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排名,柳州从2019年排在全国第二,到2020年排在全国第一并持续到2023年,实现“四连冠”。(完)

  该报告显示,2022 年1月1日~4月16日淄博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为5961套,成交面积为75万平方米;而2023年1月1日~4月16日成交套数为10417套,成交面积为133万平方米,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75%和77%。

  2014年7月,天津市武清区和清华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人才合作是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2021年,时任武清区南蔡村镇党委书记的连欣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前,我在清华大学担任教师,主要负责科研工作,到武清挂职,发现这里非常适合年轻人发展,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事业发展平台。”

  特约评论员 管姚:从外交部网站发布的会见通报来看,秦刚实际上讲得非常全面透彻且具体了,涵盖了对华认知、关系实践、底线红线、突发应对等各个层面,可谓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清晰、有力的破冰路线图。

  之所以有这样的固定搭配,是因为炭是锦州烧烤的灵魂。相比电烤,炭烤(虽然不健康)火力旺,在燃烧过程中散发炭香,把肥肉烤得滋滋冒油,外焦里嫩,羊肉串就有了灵魂。

  所以彭博社今天报道会见,还特别在导语中强调,这是几周来全球两大经济体间最高级别会晤,显示在“断然回绝”即所谓“rebuffing”拜登政府多次沟通请求后,北京可能会同意进行中美间更多高级别对话。但美国如果不能正视中美双边关系痛点所在,尤其是在两国关系不可逾越的底线红线问题上,不切实纠正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做派,那么中美实现乃至保持高级别沟通对话的基础,是很难存在的,中美要打破关系寒冰,同样很难指望。从现在的态势发展看,中美关系要真正破冰可谓压力山大,而且美方还在持续“制冰”。最近的一个观察窗口,无疑是月内将在日本召开的G7峰会。现在美媒已经在放风造势了,拜登将在参会之际,有意裹挟更多盟国伙伴对华搞所谓AI技术围堵。更令人警惕的是,美方会否继续推动怂恿G7成员国炒作乃至干涉台海议程?

  产业转型中,淄博采取了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型经济主体,有力推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陈圣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