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称欧方担心中欧贸易摩擦升级或引发“贸易战” 商务部回应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23 12:38:20

  问:近期有媒体报道称,中方宣布对欧盟产猪肉等发起反倾销调查,是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初裁披露的反制,欧方各界担心贸易摩擦升级,或引发“贸易战”。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我想强调的是,对于中欧当前出现的贸易摩擦局面,中方是不愿看到的。中方始终秉持双方领导人共识精神,在双边会见、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MC13)等多双边场合,通过会见、会谈、通话、信函等各种方式,不断向欧盟机构及成员国阐明中方立场,展示开放合作态度,明确要求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问题。中方始终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审慎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

  令人遗憾的是,欧方不断挑起贸易争端。仅2024年以来,欧方就密集出台了31项对华贸易投资限制措施,其中贸易救济措施25项,还对华发起了外国补贴条例(FSR)调查、国际采购工具(IPI)调查,严重干扰中欧经贸合作。欧方不断升级贸易摩擦,并可能引发“贸易战”,责任完全在于欧方,至少欧方有“三个没有”做到。

  二是世贸组织规则没有得到遵守。从目前各方反馈的情况来看,欧委会在没有产业申请的情况下,以保护本土产业为由,自主发起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证据充分性和调查正当性不足;调查过程中,预设调查结果,不当使用反补贴调查工具,未按规则和既往实践抽取样本;调查结果出台前的预披露显示,欧委会完全无视中国企业配合调查所提供信息,人为捏造和夸大所谓的“补 贴”项目,违规裁定高额税率。上述做法严重违背世贸组织开放、公平、非歧视原则和多边合作精神。

  三是企业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护。此次欧方反补贴调查中,对中国企业进行恐吓、胁迫施压,以认定惩罚性高额税率相威胁,要求提供过于宽泛的信息,很多涉及商业敏感信息和企业核心秘密,窥探中国企业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欧方暗箱操作,隐匿欧盟生产企业信息,不及时、不完整披露盟内产业受损评估,挤压中国企业问卷填答时间,侵蚀中国企业的知情权和抗辩权。欧方不公正地预设结果,以目标导向选取抽样企业,排除出口量最大的企业,扭曲调查结果,无视企业提交的抗辩意见和证据材料,损害中国企业的正当经营权和公平竞争权。

  凤溪第一中学的初一学生陈佳亿经罗湖口岸到香港上学。他表示,当天过关很顺利,口岸有工作人员为学生指引方向,大概半小时就完成过关。

  历经31年发展,长沙经开区形成了工程机械及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生物技术及生命健康“五大产业”格局,工程机械产业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将再破千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生命健康产业迅猛发展。

  <strong>优结构,用高质量供给激发更强消费意愿</strong>

  据了解,在“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叠加春运出行高峰、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国际(地区)航线逐步复航增开等多重利好影响下,浦东国际机场进出港客运航班日均超100架次,环比增长150%。上海机场边检站方面介绍,进入2月份,单日出入境客流首次跃升至2万人次,是政策实施前的3倍。

  近期,不少国际投资机构预计,随着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提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不断积聚增强,深化改革开放的红利持续释放,同时也将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

  2月8日,“暖民心 促就业”——2023太原市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随着就业岗位增多、薪资待遇的提升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在外务工人员及高校毕业生愿意留在家乡,就近就地就业。

陈明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