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州东冯村:洪灾后抢种白菜进入收获季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01 01:41:21

  中新社保定11月15日电 题:河北涿州东冯村:洪灾后抢种白菜进入收获季

  中新社记者 陈林 崔涛 李晓伟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北方入冬之际,涿州市东冯村成片饱满青翠的大白菜,进入收获季节。今年汛期,这里曾被洪水围困,受灾严重。

  白菜收获,对于依靠“土里刨食儿”为生的张学芬是件大事。一大早,他古稀之年的父母也穿上厚衣服,跑过来帮忙“起”菜。菜地里,他们把一颗颗约45厘米高、15厘米至25厘米粗的大白菜砍倒,再整齐地码放成垛。

  51岁的张学芬清楚记得,这些白菜是8月15日种的,已有93天。“虽然比往年晚种了小半月,长得却特别好,也没闹虫害。”

  说起晚种,这位种菜多年、习惯用时令节气特点耕种的“老把式”,显得有些无奈。而对于每亩约有一万斤“净菜”的 收获,又感觉满足

  位于河北保定涿州市刁窝镇的东冯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白菜村”。这里种植的白菜因叶柄肥厚、甜脆而受到食客青睐,通常销往北京等地,也是当地农民收入来源之一。

  2023年汛期,涿州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张学芬还记得,洪水来临前,村里组织他们进行了撤离。洪水退去他一回村,就跑到田地看庄稼,“一瞧见玉米秸秆上还挂着泥,两眼就泪汪汪”。

  “后来想着大家都平安,也就想开了。”张学芬说,随后村里组织农机进地备耕,8月全村抢种了1100多亩大白菜,10月又种了300多亩小麦。“大家都想着今年能再搏一把。”

  播种之后,张学芬几乎每天都到地里,“看着出苗,看着苗出得挺齐,心情就好多了”。这茬17亩白菜的收入,在他眼里是今年家里经济的主要来源。“现在价格还行,一亩地能收入1000多元(人民币,下同)。”

  虽然有不少村民已开始卖菜,但张学芬还是想等一等。他坦言,由于第一茬被淹的庄稼政府给了部分补贴,保险公司也给了部分费用,“感觉压力小了很多”。

  白菜地旁,是张学芬种的麦地。此时的麦苗,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在他看来,这些约有7厘米高、长势喜人的麦苗里,孕育着他明年的期望。

  “我的麦子长得更好,比他们的好,有近10厘米高。”聊起自家麦苗的长势,东冯村正在卖白菜的张敬笑了。

  此时的张敬,已在谋划明年开春的种植。他准备在白菜地里先种玉米,“希望能有个好收成”。尽管现在地里的白菜仍未全部收完。

  张敬说,村里组织定购,白菜销路不愁,价格也还可以。“这一茬白菜去了成本,还能剩一万多元。”

  东冯村党支部书记王森,连日来一直在帮助村民对接商超、销售白菜。在白菜地里,他又一次与中新社记者相见。

  上一次相遇,还是8月初。东冯村被洪水围困,王森正忙着将最后一户高龄村民从村里向外转移。那时的他,脸上肌肉绷得紧紧。他说,村里1346名村民,“一人也不能落”。

  此时的王森,黑了,瘦了,“心里却感到非常踏实”。“踏实”的背后,有专家指导下“抢种”农作物的长势良好,有历时3个月白菜收获的不易,有对明年小麦收获的期待,也有村庄正在加速重建的变化。

  “这些变化,也给村民带来了更多希望和信心。”王森说,就像这一片片从洪水地里长出来的麦苗,每一次看到,“都想再多看几眼”。(完)

  “目前,泰国针对中国游客的入境政策比较友好,所以我们也考虑过这个春节去泰国旅行,但是由于直飞航班较少,机票整体价格较贵,所以我们就打算把计划往后放。” 薛鸿说道。

  资料显示,国融证券成立于2002年,注册地在内蒙古。截至2021年年底,截至当年年末,北京长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投资”)持股70.61%,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22年,面对40年以来全球出现的最大通胀压力,我国通过保持定力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时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以及相对安全的能源粮食保障,始终保持着相对温和的通胀水平。”温彬称。

  <strong>一条公交线串起一条产业链</strong>

  如今,学成归来的付天泽,与母亲一起通过技术入股加入了酒泉市良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的东洞园区。

  火车站不同于其他公共场所,旅客丢了行李,有家人走散了,如果不能尽快帮助他们找回来,就会耽误行程。为此,刘鹏颐工作中一直坚持两个信条,接警要快,处警要准。快源自于责任心,准靠的是长此以往的工作经验。

陈雅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