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将开启新一轮降水过程 北方多地气温陆续回升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16 14:43:57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4月10日)夜间开始,随着暖湿气流再度加强,南方地区将迎来新一轮较强降水过程,局地雨势强劲,并伴有强对流天气。此外,未来三天,新疆北部也会遭遇雨雪天气的频繁打扰。而在北方其他地方,随着冷空气影响收尾,今天起气温将陆续反弹,12日前后又将迎来回暖高潮。

  南方新一轮降水过程今晚开启 未来十天强对流天气多发

  昨天是4月以来南方降水最少的一天,而我国的雨雪天气大多集中在青藏高原中东部以及新疆北部等地。监测显示,西藏东北部、川西高原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甘肃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或雪;四川盆地东北部、陕西西南部及新疆伊犁河谷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雨,局地大雨。

  今天白天,南方大部降水依然稀少,但是夜间开始,随着暖湿气流再度加强,南方地区将迎来新一轮较强降水过程,局地雨势强劲,并伴有强对流天气。此外,未来三天,新疆北部的雨雪天气也将频繁出现。

  具体来看,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新疆北疆北部和伊犁河谷、西藏东部和南部、青海东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北疆高海拔山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辽宁大部、吉林东部、湖北、湖南大部、江西西北部、四川盆地东部、重庆、贵州大部、云南南部、广西中北部、海南、台湾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局地中雨。

bqdt

  明天,内蒙古东北部、西藏中东部、青海南部、新疆北疆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北疆北部和北疆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贵州东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贵州东南部、湖南西南部、江西东部、福建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bqdt

  后天,新疆北疆北部和沿天山地区、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北疆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20~30毫米)。贵州西北部、湖南中部、江西中部、福建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西东部的部分地区有暴雨。

bqdt

  未来十天,南方地区多降水过程,江南、华南中北部以及四川盆地、贵州东部等地降水量偏多,强对流天气多发,累计降雨日数有6至8天,强降雨主要出现在11日至12日、13日至14日以及16日至17日。提醒南方地区公众需密切关注天气情况,警惕持续较强降雨、强对流天气等对日常生活、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远离气象灾害风险较高地区,注意安全。

  北方多地气温触底反弹 12日前后将再掀回暖 高潮

  昨天,冷空气继续影响北方地区。尤其是在京津冀以及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地,最高气温下降4~8℃,局地降幅10℃左右。

  今天开始,除了华北部分地区受降雨等因素影响气温低迷外,北方多地气温将陆续反弹,并持续回升至12日前后,届时最高气温20℃线会北抬至东北北部,25℃线将抵达内蒙古东部一带,西北、华北局地甚至能达到30℃,北方多地气温又将大范围刷新今年以来新高。

  大城市中,像是哈尔滨、长春12日最高气温都会突破20℃,长春14日还有可能达到23℃;太原、天津、石家庄12日最高气温能达到27-29℃,较常年同期大幅度偏高。此外,不仅白天暖热升级,华北等地12日前后夜间最低气温也能达到15℃上下,整体都会是非常温暖的状态。

  相对于北方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南方大部由于受到阴雨天气的压制,气温变化不大。因此,本周末前后又会出现气温“南北倒挂”的情况,北方很多地方要比南方暖和。像上海12日最高气温只有20℃,低于哈尔滨、长春。提醒公众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

  深情的祝福,殷切的关怀,伴随着新年钟声传遍神州大地,传到全军官兵。

  55岁的杨新平是新疆兵团第九师一六四团职工,31年来创造具有新疆兵团特色的套彩烙画,让中国千年的烙画民间技艺再现荣光,被列入新疆兵团非物质文化遗产。

  “吾道一以贯之”,是中国人的自信。中国始终如一珍视和平和发展,始终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一带一路”,正在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提出倡议到推动共商共建共享,中国10年来始终如一践行着自己对世界的诺言,与各方共同打造着这一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过去一年里,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又创新高了、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通车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投用了、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楼宇封顶了……“一带一路”上,满眼可见建设的繁忙、合作的热忱和友谊的激荡。共赢愿景让合作者用脚“投票”,到今天已有15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加入了“一带一路”大家庭,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民众获得感越来越强。

  <strong>“用献血为2022年画上圆满句号”</strong>

  回首2022年,在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的交织叠加之下,我们经历了艰难险阻,经受了巨大考验,更从奋斗中磨砺意志、笃定信心。正如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真挚的话语:“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

  巡护、观鸟,是冯江的日常。过去,每天要沿70公里的防护大堤行驶一圈,进行鸟类监测和调查。如今,监测手段越来越先进,借助物联网感知设备,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打开湿地电子地图,轻点鼠标,大屏幕上就能出现湖畔栖息候鸟的实时画面。“2023年,我还要和同事们继续优化智慧监测系统的各项功能,让沉湖为鸟类科研和湿地保护提供更多科学数据库。”

苏美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