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700亿A股巨头上海医药,宣布终止四个研发项目的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08 18:11:39

  来源 中国基金报

  截至目前,刚刚宣告终止的四个项目总计研发投入约为1.15亿元。加上一个多月前终止的三个项目总计达3.22亿元的研发投入,近一个多月,上海医药终止的7个新药研发项目涉及研发投入达4.3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医药近期终止的7个新药研发项目中,有4个是单抗项目,涉及研发投入达3.45亿元,占比达79%。

  又终止四个研发项目

  上海医药6月7日晚公告,为合理配置研发资源、聚焦优势研发项目,公司基于对研发项目未来市场价值、业务协同以及后续开发投入等因素的综合评估,决定终止B001、B001-A、I022(联合用药、乳腺癌一线治疗)以及I022-K四个研发项目的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    

  具体来看,B001项目和B001-A项目都是新型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制品。

  其中,B001拟用于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2016年8月,该项目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处于I期临床试验结束阶段。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共计约6466.68万元,本次拟终止针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治疗的临床开发。 

  B001-A拟用于多发性硬化症(MS)的治疗,2021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该适应症临床试验,之后未开展临床,本次拟终止针对MS的临床研发。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共计约593.46万元。  

  I022和I022-K都是化药1类小分子创新药。

  其中,I022拟用于晚期乳腺癌/脂肪肉瘤等的治疗;与来曲唑联用,拟用于乳腺癌一线的治疗;与内分泌药物联用,拟用于乳腺癌后线、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与开坦尼®联合用药,拟用于脂肪肉瘤的治疗。本次拟仅终止针对乳腺癌一线治疗适应症的临床开发,针对上述其他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仍正常进行中。

  2020年5月,该项目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处于II期临床试验结束阶段。截至目前,针对本次终止所涉适应症累计研发投入共计约 699.37万元。 

  I022-K拟用于晚期实体瘤的治疗。2021年8月,该项目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处于I期临床试验结束阶段,本次拟终止该药物的后续研发。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共计约3699.9万元。    

  4月底已终止三个研发项目

  4月30日,上海医药也曾发布公告称,为合理配置研发资源、聚焦优势研发项目,公司基于对研发项目未来市场价值、业务协同以及后续开发投入等因素的综合评估,决定终止I010项目、B002项目以及B003项目三个研发项目的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三个项目累计研发投入共计约3.22亿元。

  其中,I010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拟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恶性肿瘤的治疗。2016年11月,该项目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处于I期临床试验结束阶段。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共计约4759.90万元。

  B002是新型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制品,拟用于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以及新辅助治疗HER2 阳性乳腺癌的治疗。2017年9月,该项目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处于I期临床试验收尾阶段。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共计约1.33亿元。

  B003是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药物偶联制品,拟用于HER2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2018年1月,该项目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处于II期临床试验入组阶段。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共计约1.4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上海医药近期终止的7个新药研发项目来看,有4个是单抗项目,涉及研发投入达3.45亿元,约占这7个项目研发投入的79%。

  6月7日收盘,上海医药股价为18.78元,总市值达695.5亿元。    

责任编辑:王其霖

  江秋莲代理律师黄乐平曾表示,依据法律规定,刘鑫应当在2023年1月9日(含当日)之前完成赔偿,否则江秋莲可在1月10日起两年内向一审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2/58/12789089839558889882.jpg" alt="" />

  北京冬奥组委赞助销售处处长王剑在嘉年华论坛上分享:“原来的规划是一边着手寻找与奥运相关或者有体育基因的大品牌,一边去寻找结合冬奥会倒计时的时间节点。但是2020年疫情之后很多事需要调整,有很多工作推倒重来,已签约的赞助商要共同去面对这些赛事筹办过程中的改变。”

  此外,2023年海外通胀较快降温,也不支持国内CPI在今年出现大幅上涨。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称,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或将进一步下滑,通胀压力有所放缓,但仍可能显著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需求降温与油价增速企稳,是2023年通胀回落的大背景。

  但无管如何,此刻,他们开始“重新上岗”。

  不过事实证明,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整车企业,“停燃”令比亚迪收获颇丰。

李厚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