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界青年代表访杭州 共话合作发展议题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19 07:09:00

  中新网杭州6月18日电 (张斌)近日,在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康桥校区,该校合唱团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名为“合作挑战”的游戏。游戏中,同学们需要按照人数要求,在发令之后尽快与身边的人肩并肩,以此锻炼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这个游戏最关键的是,要在发令后看看周围有没有人落单,有一个人没能参与游戏,所有人都会 输。”组织开展这个游戏的肯尼迪艺术中心艺术教育顾问、Focus5 Inc.艺术教育咨询集团教育咨询师山姆·蒂德韦尔(Samuel Tidwell)说。

  6月14日至16日,来自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肯尼迪艺术中心、新奥尔良大学、Goat in the Road Productions艺术表演公司、卡特中心等机构的美国文化教育、大学智库青年代表访问浙江杭州,走进当地大学、中学及文化艺术机构等地,围绕双方共同面对的发展议题展开探讨。

  山姆·蒂德韦尔是首次到中国,在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康桥校区参观时,他被这所学校的氛围所触动。该校有关负责人周慧静介绍说,学校十分注重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开设了音乐舞蹈特色班,通过双轨教学模式和专业的艺术团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和追求卓越的平台。近年来,学校的合唱团、舞蹈队、混合乐队、室内乐团等在各类艺术比赛中屡获佳绩。

  “‘合作挑战’的游戏,我经常会在美国的大学和中小学组织。其实无论美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十分相似。所以,如果我们携手开展教育,让美中的年轻人都更加注重合作,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两个国家的未来,都至关重要。”山姆·蒂德韦尔说。

  “后工业时代音乐艺术传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新科技与艺术形式的结合”“社区艺术与国际交流”“娱乐化时代的音乐艺术发展”……在浙江音乐学院参访并参加“未来之桥”中美青年圆桌会时,美国青年代表还围绕美中音乐艺术教育话题,与多位该校青年教师探讨。

  浙江音乐学院人才办主任李俊介绍说,作为一所诞生于新时代的现代化音乐艺术大学,该校自2016年成立以来取得跨越式发展,在教育教学、创作表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该校有师生四千余人,已经发展为全世界校园面积最大的音乐学院。

  “我感到非常的惊喜,中国的音乐等文化艺术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这里的教师富有创新和前瞻意识,学生都非常努力用功,这对于艺术发展非常值得。”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教育项目首席教育官、学者、历史学家李·拜纳姆(Leon Bynum)说。

  通过与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代表的讨论,他深切感受到,在人工智能(AI)等新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过程中,美中需要更深入的互学互鉴,以此面对共同的挑战。

  不止如此,在浙江参访期间,美国青年代表一行也前往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非遗馆、卢正浩茶庄、杭州西湖、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地,领略诗画浙江魅力,感知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现代化新面貌。据悉,此次在浙有关活动由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浙江省青年联合会主办,杭州市青年联合会承办。

  “知道我要来中国,我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为我感到高兴。这是我第一次来,我也一定会再来,并把真实的中国介绍给更多美国人。”山姆·蒂德韦尔说。(完)

  同时,《通知》还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要求,除跨境微波通信系统和传输链路涉及三个省(区、市)以上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许可外,将其余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许可和全部微波站设置、使用许可下放至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并明确了微波通信系统频率协调、频率使用率、过渡政策等方面要求,以方便行政相对人申请、保护现有合法用户权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今年西城将继续高水平举办2023金融街论坛,进一步提高论坛的国际化、多样化、专业化和影响力。持续深化“一主N分多沙龙”框架,办好“青年金融论坛”“资管峰会”“全球金融科技大会”等论坛活动。加快推进金融街论坛会址建设。积极开展国际金融城市交流交往,健全金融街与国际金融城市间的常态交流合作机制,持续推动金融街与伦敦金融城、纽约华尔街、法兰克福、新加坡、香港、卡萨布兰卡、迪拜、阿布扎比等全球金融中心和重要金融城市的对话交流。积极“走出去”,主动对外推介金融街,丰富金融城市民间交往。

  文/本报记者 陈斯

  <strong>实地走访主动摸排</strong>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介绍,十年来,北京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快速下降,空气质量全面大幅度改善。与2013年相比,2022年PM2.5、PM10、NO2、SO2分别下降了66.5%、50.0%、58.9%、88.7%。PM2.5改善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各方面政策都要同向发力、互补协同,共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今年要适度加大政策扩张的力度,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今年货币政策力度要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投向结构要精准,尤其要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加强政策协调配合,集聚起更强大政策合力,形成“1+1>2”的效果,才能让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让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

李冠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