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中国带给世界的礼物(观象台)

来源: 36氪
2024-06-09 17:13:24

  这样的故事不止发生在冈比亚。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中国杂交水稻带来的丰收喜悦。统计数据显示,自1979年起,中国在约70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种子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带给世界的珍贵礼物 ,杂交水稻满载着金灿灿的希望,也传递着沉甸甸的情谊。

  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近年来,受人口增长、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仍面临较为严重的稻米短缺问题。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杂交水稻技术既帮助中国实现粮食自给奇迹,也助力多国提高粮食产量,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马达加斯加,经过10多年的推广,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达7.5万公顷,平均产量在每公顷7.5吨左右,极大改善当地民众的缺粮问题;杂交水稻的图案还被印在当地最大面额的纸币上。在布基纳法索,过去水稻每公顷产量达到5吨已经是很高水平,从中国引进杂交水稻后,每公顷产量能够达到10吨以上;该国基本实现大米“零进口”。在菲律宾,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每公顷最高产量达到15吨,是当地传统水稻品种的3倍……对许多国家来说,通过种植杂交水稻,“喜看稻菽千重浪”“岁晏有余粮”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据统计,目前全球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800万公顷,年增产粮食约1600万吨,可以多养活4000万至5000万人口。

  中国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多年来,中国不仅持续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选育杂交水稻良种,还提供大量农业技术支持,帮助多国加强农业能力建设,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中国研究人员先后赴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缅甸、孟加拉国等国提供建议和咨询,并通过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农业和粮食援助还带动数十家企业及科研机构“走出去”,促进农机、化肥、种子等出口,实现互利共赢。正如马达加斯加农业和畜牧业部长哈里菲迪·拉米利松所说:“中国专家是帮助我们实现粮食安全梦想的人,他们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优良的种子,还教会了我们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他们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老师。”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过自己的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今天,更多中国科学家正在继续为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的提升而不懈努力。

寄望借鞭炮烟尘驱疫

  <strong>强农业,乡村振兴全面推进</strong>

  荆楚大地,“中国光谷”。TCL华星武汉基地内,国内首款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2K高频PWM柔性屏稳定量产;

  在永兴社区,10年前记者初次登岛时渔民住的用木板和油毛毡搭建的窝棚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两层小洋楼,房前屋后红花绿草。居民郭义明和蔡少叶正在贴春联,他们说,国家出资为渔民建设了全新的渔民村,现在岛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有了电厂和海水淡化厂后,可以每天24小时供电,再也不用接雨水洗澡、用咸井水煮饭了。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5/60/4902822163421289600.jpg" alt="" />

  据中时新闻网报道,星云大师晚年身体状况不佳,多次出入高雄长庚医院,近期因血压过低住进加护病房,4日“一度喘到无法进食,医护人员紧急为他洗肾,才得以舒缓”。

郭哲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