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馆推出“非遗科普周” 将举办“小小志愿者”开放日活动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10 01:39:48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6月7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馆6月4日至6月10日推出“非遗科普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场活动”。6月8日至10日,中国科技馆还将举办“童心相伴,共度端午”主题“小小志愿者”开放日活动。

  “非遗科普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场活动”通过非遗作品征集展示、古代科技主题展厅打卡、诗韵端午百草香暨“澄古观今向远行·端午节”中药文化与合理用药公益科普宣传活动、“非遗+科技”精品教育活动体验、面向青少年开展“风华传千载非遗共我行”非遗作品征集活动等系列活动,展现非遗中的文化与科学之美。

  其中,“探古代科技寻非遗印记”展厅打卡活动,在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内设置“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华佗五禽戏”“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陶瓷”“九连环”等8处打卡点,让观众认识非遗项目,学习其中的科技知识。

  端午假期,中国科技馆与国家药典委、中国中药协会联合开展诗韵端午百草香暨“澄古观今向远行·端午节”中药文化与合理用药公益科普宣传活动,引导观众探索“中医药文化的知识和价值”,培养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中国科技馆面向8-12岁亲子家庭推出的“传统制香——非遗+科技”精品教育活动,将在科技教师的引导下学习非遗、动手体验技艺、参与交流讨论,感悟非遗背后的中华传统科技智慧。

  中国科技馆即将举办的“小小志愿者”开放日活动,旨在充分展示“小小志愿者”风采、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此次活动是该馆首次面向公众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小小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内容及精神面貌,也是观众直观了解“小小志愿者”活动内涵及意义的重要渠道。

  活动中,“小小志愿者”们将作为展厅的向导,为公众解疑答惑,和小朋友一同探究展项背后的科学原理;变身为“科学小博士”,将通过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展示神奇的物理现象,带领青少年领略科学实验的奇妙魅力。此外,“红领巾讲解员”主题宣讲将带领青少年感悟科学家精神,感受中国载人航天的非凡历程。

  据了解,“小小志愿者”活动是中 国科技馆品牌教育活动之一,自2007年创办至今,已有千余名“小小志愿者”在展厅为观众服务。该活动旨在让更多青少年走进科技馆,培养他们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并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完)

  推动四化同步和城乡融合发展

  <strong>——超30%</strong>

  被分配于神经内科的她,服务的患者9成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住院病人,整个科室患者激增,病床持续添加,10余名医护人员全员高位运转。“能腾出空间的都腾给了呼吸科,多个科室接收新冠患者,我们科室病区原本只有40个床位,目前加床收治了50余名患者。护士姐姐感染了照样在工作,每个人都疾走如飞,我从进医院大门开始就提着一口气,不敢松懈。”

  据悉,创作团队在打磨剧本的一年多时间内,对当下小学生和家长们正在面临的、关心的社会议题进行充分调研,由此头脑风暴出最当下的新选题。涉及“友情的真谛”“兴趣与梦想”“爱心养宠”“家庭旅行”“团体运动”等多个深入浅出的普适性教育话题。例如《班长之争》中米小圈耍小聪明,导致“班长”名号得而复失,让小朋友懂得真诚、荣誉与责任的真谛;《二爷爷的心愿》以一连串的反转剧情,教育大家孝顺长辈以及用合理方式满足愿望;《我的梦想》则引导孩子们努力才是通往梦想的阶梯。

  该项目研究内容共设置6个课题,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牵头主持,同时汇聚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喀什地区瓜果蔬菜产业发展中心等多个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形成产学研联合公关模式,进行现代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strong>“美丽行业”迎高峰 美甲师:忙得没空喝水</strong>

蔡士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