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赴港上市获重要进展!拟发行不超6.25亿股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02 21:51:09

  5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顺丰控股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通知显示,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拟发行不超过6.2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完成境外发行上市后15个工作日内,应通过证监会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发行上市情况。

  自本备案通知书出具之日起12个月内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拟继续推进的,应当更新备案材料。

  6月2日晚,顺丰控股发布《关于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的公告》,披露相关事项。顺丰控股表示,备案通知书仅对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信息予以确认,不表明证监会对该企业证券的投资价值或者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也不表明证监会对企业备案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或者认定。

  顺丰控股表示,公司申请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上市尚需取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等相关政府机关、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的批准、核准,该事项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根据该事项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作为快递龙头,回顾顺丰赴港上市历程:

  2023年8月1日,顺丰控股公告,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顺丰控股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随后,2023年8月21日,顺丰控股在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申请。根据招股书,顺丰控股本次赴港上市的募资将用于加强及提升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物流服务及网络覆盖。具体措施包括:继续投资海外资源和能力;扩大其在东南亚的人才库;加强清关能力,确保更复杂跨境贸易场景的地方合规;及与当地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加强顺丰为客户提供的端到端国际物流服务。

  所以,已在A股上市的顺丰,如果此番赴港上市成功,其将成为快递行业首家“A+H”的上市公司。实际上,顺丰集团旗下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除了顺丰控股,还包括港股上市的顺丰同城、顺丰 房托、嘉里物流。

  上市至今,顺丰控股已成长为中国及亚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截至2023年末,顺丰的服务覆盖中国100%的城市及全球202个国家和地区;顺丰也是中国最大的航空货运承运商,并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货运机队,截至2023年底自有及租赁共103架全货机,执飞共152条国内及国际航线,连通65个国际机场。

  同时,顺丰运营着多条陆运、铁运、海运资源和线路,能够为客户提供国内及跨境的零担及大宗货物多式联运服务,并在全球运营管理1900座仓储资源、396个转运中心、超4.4万个自营及代理服务点,尤其在收购整合嘉里物流后,顺丰增强了在东南亚本土市场覆盖及连接亚洲与世界的国际货运能力。

  业绩方面,2024年一季度,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总收入653.41亿元,同比增长7.03%,实现归母净利润19.12亿元,同比增长11.14%。

  对于一季度业绩增长,顺丰控股表示:一是公司于2023年6月底完成了对加盟模式的丰网业务的剥离,若不含丰网业务,总件量同比增长12.9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0%,其中,速运物流板块收入同比增长6.30%,若不含丰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87%;二是受益于国际空海运需求回稳及运价同比提升,以及不断开拓供应链及国际市场,供应链及国际板块收入同比增长6.40%。

  2023年,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2584.0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2.34亿元,同比增长33.38%。伴随国内经济持续复苏,2023年中国物流快递行业保持了稳健增长,顺丰控股坚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精益经营及管理并举,收入端调优结构提升质量,成本端精细管控降本增效,在2023年度盈利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

责任编辑:杨红卜

  节目中这些普通人的话语温暖感人,最大程度地触发了受众的共情,“风一吹,哗啦啦响,这些都是梦想的声音”“没有人不辛苦,只是有人不喊疼”“有家才是年”……,这些话语成为金句,在不同平台广泛传播。

  <strong>好眠提示</strong>

  “大宝、小宝,进站喽!”早晨8点,林斌一家四口早早来到北京南站。三年未归乡,小家庭三口变四口,林斌急切想带新成员回老家见父母。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近几年来,尖扎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果蔬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从2020年开始,东城区启动“美丽院落”改造工程,帮助大杂院里的居民们改造院落环境,提升居住质量,恢复胡同风韵。春节后,朱茂锦家也将迎来改造。

  要为商家创新改善消费条件提供便利,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经营许可条件,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行政办事成本。对于“后备箱集市”“周末大集”等新模式,要主动服务对接,结合实际给予规划引导,在场地设施、卫生安全、交通保障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

吴家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