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丨东北亚国家汉学家齐聚大连 促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16 02:35:03

  中新网大连6月15日电 (记者 杨毅)东北亚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暨东北亚地区高校中文专业负责人联席会议15日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 东北亚国家37所高校的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等150余人分别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会。

  本次会议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和辽宁省教育厅的共同指导下,由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共同承办。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学术组织联络处处长尹冬民指出,国际中文教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既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资源建设不足、支撑能力不强、各国中文教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困难和挑战,本次研讨会组织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必将对东北亚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表示,学校在东北亚语言研究和区域国别问题研究方面,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独特的学科优势。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中,大外将继续着力开展东北亚国家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不断促进东北亚地区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会议期间,海外汉学家和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家围绕“新视野、新理论、新路径:推动东北亚区域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就东北亚各国的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中文教学的数字化与职业化、中华文学文化的东北亚传播、多语种竞争环境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联席会议中,东北亚各国中文专业、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负责人围绕东北亚区域国际中文教育语言与教育政策、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国际流动、信息化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科研交流与合作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完)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首次收到来自火星的8帧遥测信号后,张辉带领的火星车遥操作团队作为“祝融号”火星车“驾驶员”,在地球上开启了三个多月的火星时间作息。

  过去,这个年轻群体参与并助力了诸多突破——实现推进剂在轨补加、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地外天体点火起飞、携带月球样品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

  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处开始显现。上了越来越多关于中华民族同心协力的道德、历史和文化课程后,我们的女儿回到家里也会讨论自律、正直和尊重长辈的话题。学校向她们灌输了牢固的刻苦精神和对优秀成绩全力以赴的理念后,我和丈夫不再需要敦促她们写作业。

  据了解,为保证线下服务“在线”,春节期间部分银行采用网点交错开业制度,就近网点轮流营业,保证服务半径内合理数量的网点开门营业。“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采取六大措施来满足客户各方面金融需求,确保春节金融服务不打烊。”某国有大行网点人员对记者说。

  混双决赛上演“中国德比”,冯彦哲/黄东萍组合鏖战三局,以21:15,16:21,21:19,总比分2:1战胜首次参加超级500赛的队友蒋振邦/魏雅欣,夺得两人搭档以来的首个巡回赛冠军,这也是冯彦哲职业生涯首个巡回赛冠军。

  当天,虽然多部热门影片时长超过120分钟,但这家影院的8个影厅共排映52场,观影人数达3900多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0%,影院当天综合票房收入近28万元,涨幅约为一周前的300%。

林政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