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国光伏企业以技术为“核” “追光逐绿”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10 04:23:35

  中新网淮安6月8日电 题:中国光伏企业以技术为“核 ”“追光逐绿”

  作者 肖玉笛

  一排排光伏面板在车间屋顶“排兵列阵”,悄无声息地吸收着阳光,转化为电力……光伏发电早已成为生活的寻常,其核心技术的突破也让中国的光伏产品不断走向更大的市场。

  记者近日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访天合光能与捷泰科技的淮安基地,两家企业都以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为重要产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吴群说,光伏发电领域技术变更的核心是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进而提高组件输出功率。因此天合一直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硅片的光反射率、降低温度系数、提高双面率以及减少生产成本。

  将实验室研发成果投入量产后,光电转换效率通常会有折损。“在我们业内,量产光电转换效率一年能提升0.1%已经很厉害了。”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福深此前表示,0.1%的提升能带来巨大的市场优势,而国内同类产品转换效率鲜有超过26%。

  捷泰涟水基地去年将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量产转换效率提升近 0.2%,达到26.3%,产品的量产良率已突破98%。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健指出,这两组数据对于衡量产品是否优质至关重要。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陈英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除了拥抱所在行业的核心技术外,主要在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几个方向持续发力。

  记者走进天合光能淮安基地一期5吉瓦(GW)电池生产车间,见到了从硅片、电池到组件智能化生产的全过程。整个车间有200台自动导向搬运车代替人工进行搬运。“以前600人车间生产的电池组件产能只有200兆瓦左右,现在的产能达到了5GW。”天合光能的工作人员表示。

  据王健介绍,捷泰电池片量产良率之所以能达到98%以上,离不开生产线的智能化。该基地在生产制造全环节引入在线检测、在线识别、在线监控等一系列系统,实现了生产无人化、生产数据可视化和车间管理网络化。

  光伏发电是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之一。国际能源署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4年底,全球光伏发电供应量将达到1100GW,中国仍将保持在全球供应链中80%至95%的份额。光伏产品已经成为中国走俏海外的外贸“新三样”之一。

  王健说,在去年光伏电池市场波动时,捷泰就看到了国际市场的潜力,为海外市场的准入做工作。他透露,预计今年捷泰海外销售额将占总销售额的10%以上。

  天合光能提供的信息显示,在法国居民、法国工商业业主用的光伏组件当中,每5片组件就有一片来自该公司。

  吴群说,截至2024年3月底,天合光能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超205GW,相当于9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量,减碳量约等于在全球种了151亿棵树。(完)

  “根据前期评估及规划,在征集村民意愿的基础上,我们将山洪灾害受损严重的群众整体搬到集中搬迁安置小区。安置房共458套,户型为80到120平方米,同时还配备了医疗室、活动广场等,整体建设预计在今年8月前完成,届时符合标准的群众可拎包入住。”大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童智禄说。

  为啥要把电视复杂化?

  如今的赖庆国,是斑锡龙品牌创始人,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锡器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个旧的锡文化创意产业园,他带领的团队已经有锡工艺技师30多名,“基本都是从年轻人培养起来的。”他的尝试和魄力,也为这座小城翻新着锡文化,独创品牌“斑锡龙”在近几年发展成为行业排行第一的品牌,主要外销以及销往沿海发达地区。

  近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一名当地员工一边将饲料投喂给池塘中的鱼,一边与来自中国的水产专家陈太华交流。56岁的陈太华望着眼前的鱼塘,不禁感慨,把中国的经验和技术带到这里,可能将使数百万乌干达人摆脱贫困。

  据介绍,欧拉定位是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通过开源协作的社区创新平台,实现支持多样性计算、使能数字全场景,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预订率达八成 年夜饭套餐上新

许右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