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熊猫国际合作 中国致力讲好大熊猫保护故事

来源: 知识网
2024-06-11 23:13:45

  中新网四川卧龙6月11日电 (王利文 安源 吕杨)“守护旗舰物种 讲好大熊猫保护故事”中外媒体见面会11日下午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举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简称“熊猫中心”)相关负责人就民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

  多年来,通过不断完善保护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就地迁地保护措施、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交流监管、夯实保护科研基础,大熊猫保护和国际合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已增长至近1900只;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为728只。

  在国际合作方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二级巡视员张月介绍,目前,我国正在与17个国家18家境外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旅外大熊猫50只。一方面,中外双方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疾病防治、放归自然等领域联合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大熊猫保护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各国民众在观赏大熊猫过程中了解大熊猫保护故事,感知中国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在增强保护意识和促进民间交流方面产生广泛影响。

  作为致力于大熊猫种群繁衍的机构,熊猫中心副主任魏荣平介绍,通过不断优化繁殖技术,熊猫中心的大熊猫自然繁育显著提高,双胞胎率从50%增长到66%,目前圈养种群数量已经达到379只。中心将不断完善大熊猫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加强大熊猫的遗传管理和研究,提高圈养种群的遗传质量,实施科学优化配对繁殖,推动种群的扩大和种群优化,为复壮野外小种群储备种群资源,通过野化放归反哺野外种群。

  作为中方大熊猫国际合作对外的合作机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斯萍表示,在合作方的选择上,中方有着严 格的评估标准,不仅要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迫切的合作愿望,更要有完备的场馆设施设备、充足的食物来源保障、专业的饲养管理团队以及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中韩两国于2016年起开启了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增强了中韩人民的情感联结。

  今年4月,大熊猫“福宝”结束在韩国的旅居生活,回到中国并入住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魏荣平表示,目前“福宝”已经顺利适应了运输、隔离检疫、融入种群的各个适应环节,整体生活稳定,状态良好,将在12日与公众正式见面。(完)

  2022年8月23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收到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发来的感谢信。原来,在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的服务推动下,雄商高铁山东段控制性工程先行用地顺利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复,为黄河特大桥等控制性工程先行开工建设提供了强大助力,可保障年完成投资33亿元。

  受疫情和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参展的中国企业数量和展位面积较疫情前有所下降,但TCL、海信、联想等知名中国企业依然以强大阵容亮相,一些中国初创企业携不同领域的创新产品参会,吸引众多展商和媒体关注。

  经过仔细询问,章显挺得知患有腿疾的黄柏兴在起夜时一不小心摔倒,因为腿脚不便无法起身,在地上足足躺了一整夜。

  2022年以来,我国抓紧推动实施一批重点电源电网项目,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三交九直”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加速推进……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2.2万余千米;电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9.1%,其中直流工程投资同比增长32.7%、交流工程投资同比增长7.5%,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付明丽采访整理

  不过,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大数据产业,几乎等同于垃圾处理和废品回收。

陈芸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