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召开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座谈会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25 13:36:54

  中新社上海6月23日电 (范宇斌)由黄埔军校同学会、上海海外联谊会指导,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的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座谈会23日在沪召开。来自两岸暨港澳地区的黄埔同学及亲属代表等相关人士共200余人与会。上海海外联谊会会长陈通出席会议,并会见黄埔同学及亲属代表。

  会上,与会人士向黄埔前辈致敬。黄埔17期生、105岁的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夏世铎有感而发:“我下定决心,要为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场掌声雷动。

  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路晓峰表示,回眸百年历史,黄埔军校这个名字已经深深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 成为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共同记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为祖国统一、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地奋斗。

  上海与黄埔军校渊源深厚、与黄埔师生情缘绵长。孙中山在上海会晤李大钊、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孕育了国共合作和建立革命军的思想。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承担了黄埔军校的招生工作。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中,来自上海地区的约占五分之一,上海大学一批教员和学生先后赴黄埔军校任教和求学,成就了“文有上大、武有黄埔”的佳话。

  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一任会长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说:“100年前,父亲就是在上海参加黄埔军校初试,这座红色城市是他走向崭新革命道路的起点。父亲戎马一生,南征北战,其军旅生涯是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始的。在黄埔军校,他培养了爱国为民的革命精神,并与千百万师生一道保家卫国,奋战沙场。”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时,父亲临危受命,率领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坚守四行仓库。”在黄埔4期生谢晋元将军之子、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谢继民看来,讲好父辈的英勇事迹和黄埔故事是黄埔亲属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上海是我陪伴父亲度过他生命最后阶段,听他讲述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经历的地方。”黄埔2期生胡靖安将军之女、香港大中华会主席胡葆琳表示,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连接两岸黄埔人的情感纽带。

  澳门辛亥·黄埔协进会创会会长朱月霞表示:“黄埔精神是父亲人生的指引,也深深地激励我。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是时代赋予黄埔亲属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也是践行黄埔精神时代价值的具体体现。”(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对高校毕业生来说,这类岗位在收入报酬、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等方面不具吸引力。与此同时,企业对人才的年龄、实际工作能力等要求又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供求错位,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长期并存。”莫荣说。

  建好还要管好。在人居环境整治之初,屯周坡就通过村民议事会商讨建立村规民约,对村内公共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建立明确制度。周增广说:“自从制定了村规民约,乡亲们自觉遵守,积极打扫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维护公共设施。好环境靠大家合力打造,也要靠大家一起管护。”

  来自成都市的游客魏卓带着妹妹到北川游玩,“景区多一个游客,旅游市场就增一分信心。人间烟火气,最是暖人心。”

  43岁的姜师傅是西安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今年春节他决定回甘肃老家过春节。他称,根据公司发布的政策,春节值班除了三倍工资外,还有特别奖励,这个月收入肯定会过万,但自己并没有“留下来”。“我很久没有回老家过春节,父母年纪也大了,希望春节回去陪陪家人。”

  ★ 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尤其是旅行归来后,更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

黎任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