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屯堡人家过大年 体验百年时空穿梭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20 12:46:24

  中新网贵州安顺2月14日电 (记者 石小杰)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一阵阵锣鼓声响起,拉开了地戏表演的序幕。新春佳节,来到贵州省安顺市屯堡地区,一场场地戏不断上演,这是当地屯堡人喜迎新春的传统年俗。

  “屯堡人是以明代卫所军户后裔和卫所依附人群后裔为主体的汉族亚人群,地戏则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今年52岁的秦发忠是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的村民,也是地地道道的屯堡人。他告诉记者,地戏演出通常以村寨为单位,演员大多是当地的村民,主要演绎传统忠孝仁义、精忠报国的故事。

  舞台中央,演员们身着传统的地戏服装,面蒙黑纱,头戴面 具,手握花扇、花帕等道具,腰系“战裙”,在时急时缓的锣鼓敲击声中边跳边唱,顿时将现场观众的思绪带入到百年前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之

  精彩的演出引得周边村民和游客慕名而来,驻足观赏,将舞台围得水泄不通,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之前听说过地戏,但在现场看还是第一次,感觉很震撼,仿佛回到了明朝。”来自贵阳的游客陈婷说,演员们佩戴的面具非常有特点,让人过目难忘。

  “安顺地戏面具俗称‘脸子’,是木雕彩绘艺术品,雕刻工艺复杂而精细,色彩绚丽明亮,风格兼具写实和夸张。”秦发忠表示,安顺各屯堡村寨跳地戏所使用的面具,有很多是他亲自雕刻的,每逢春节临近,面具的需求便随着年味渐浓而越发旺盛。

  春节假期,浓浓的“屯”年味充满了安顺市的街头巷尾。走进安顺古城,地戏脸谱打卡点、路旁的手工灯笼等展示了非遗文化和地方民俗特点。在大西桥、七眼桥等屯堡文化集中区,“屯堡抬亭子”“祭灶神”“迎财神”“新春祈福”“新春灯会”“屯堡朝山”等本地特色民俗应接不暇。

  西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贺洁表示,今年西秀区继续以“屯俗、屯福、屯味、屯货、屯匠、屯宿、屯景”为主题开展“屯堡人家过大年”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提供一场年味浓、内容多、风味足、特色明的文化盛会。

  “逛屯堡古镇、看地戏演出、品屯堡美食、学屯堡知识,这趟旅程收获满满。”陈婷告诉记者,这趟旅程既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也增加了一家人对屯堡文化的了解。

  欣赏中国传统戏剧“活化石”安顺地戏、感受大明屯堡文化遗存云峰屯堡的岁月斑驳、游览拥有百年历程仍然焕发勃勃生机的历史文化名镇旧州古镇。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这个春节假期走进贵州安顺,与屯堡人家共过大年,体验百年时空穿梭,感受“屯”年味。(完)

  “可以加油。”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吴晟炜

  <strong>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斯姆哈纳边防连——</strong>  <strong></strong>

  <strong>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斯姆哈纳边防连——</strong>  <strong></strong>

  继续运行空港口岸重点货运航班“绿色通道”、陆路口岸和边境检查站重点物资车辆“快速通道”、水运口岸“边检登轮码”网上自助办理等便利措施。

  当然在出境游重启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挑战。徐磊原本是春秋旅游欧洲产品经理,后转做北海产品经理。目前徐磊和他的团队开始筹划准备重启出境游业务。“恢复出境游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出境游手续,还要看大交通的运力恢复情况。更需要注意的是,出境游暂停了3年,很多海外目的地的地接包括用车、餐饮等供应商都出现了变化,有些小型业者已经转行,部分海外旅游目的地的中餐厅数量明显减少,餐费标准呈现出明显上涨趋势。这些都是业者需要重新去对接和恢复的。”

蔡哲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