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第二个船舶检验监督工作室启动运行

来源: 中华网
2024-06-09 14:38:45

  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 (浦帆)上海海事局船舶检验监督工作室(宝山)7日在宝山海事局正式启动运行。据了解,这是长三角区域继黄浦江水域闵行工作室之后设立的第二个工作室。

  该工作室在示范引领海船检验监督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船的应用研究以及长三角海事执法人员船舶检验监督技能提升试点任务,预计每年服务船舶约3.8万艘次,将带动长三角、长江沿线及沿海周边港口船舶检验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宝山海事局扼守长江入海通道咽喉,辖区水域上接江苏太仓,下连吴淞口,是船舶进出长江的水上交通动脉,具有“衔江接海”区位优势。辖区内船舶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年均到港海船1.2万艘次,涵盖散货船、杂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化学品船和客船等多种船舶类型,是长三角区域重要的水路客货运输枢纽。

  启动仪式上,上海海事局副局长谢开运表示,今年以来,海事部门持续发力,一方面持续优化船舶检验制度,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地;另一方面,加快调整检验监管模式,促进船舶检验服务供给品质的提升。工作室启动后,要深耕船舶技术规范,聚焦本质安全,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更加优质的服务举措。同时要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技术交流,推动共享共治,不断提升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宝山海事局局长唐武介绍,船舶检验是保障船舶安全和质量的第一道防线,宝山海事局将立足辖区实际,致力于创新 国内海船检验监督工作机制,规范和加强辖区船舶检验管理,锻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船舶检验监督队伍,推动工作室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行、高质量发展。

  据悉,今年4月份以来,上海海事部门相继在黄浦江、长江口设立船舶检验监督工作室。两大工作室主要面向长三角、长江沿线及沿海周边到港船舶,实施检验监督执法工作,每年涉及进出口船舶约30.8万艘次。(完)

  那么,京津冀如何协同推进区域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负责人指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北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建立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同会商机制,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共建共享,比如,北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签订《北运河开发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北运河联防联治;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合作,连续三年举办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以运河文化为主题,整合沿线文化、旅游等各类资源,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传承弘扬运河文化。

  重复快速射电暴FRB20190520B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19年,彼时,上述论文的第一作者、国家天文台牛晨辉博士在处理FAST观测数据时发现,某日的数据存在重复的高色散脉冲,该脉冲很快被确定来自一个新的快速射电暴并被命名为FRB20190520B。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发现FRB20190520B并不像其他快速射电暴闪烁一次便神龙见首不见尾,而是持续活跃,一直在闪耀。通过对全球多个望远镜观测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FRB20190520B最终被确定来自一个距离地球30亿光年的贫金属矮星系。

  消防监督员在检查中看到,这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内一家500平米左右的餐饮店没有安装安全疏散指示标识牌和应急照明灯。

  <strong>【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strong>

  多家外媒关注到中国对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随着中国优化防疫政策、出台利好经济措施,高盛、法国兴业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均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稳步回升。

  中国珠峰梯度

赵佳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