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行动看中国)河南许昌“山沟沟”逆袭:荒沟变绿沟,穷沟变富沟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15 16:30:33

  中新网许昌11月22日电 题:河南许昌“山沟沟”逆袭:荒沟变绿沟,穷沟变富沟

  作者 王宇 经晓佳

  “这是刚摘的金丝皇菊,经过了72小时慢烘干,泡出来的茶口感好,品相也好。”11月21日早晨,天刚蒙蒙亮,河南省许昌市禹州鸠山镇闵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建恩就开始了当天的网络直播。

  杨建恩介绍,目前,闵庄村主导经济是杏树种植和销售,今年收获了大概100多万公斤甜杏,早已销售一空。当下,主要在销售金丝皇菊、花椒、黄桃脯和冬瓜条等。

  闵庄村地处禹州市西部,属于伏牛山余脉。20世纪90年代,村里有近10个矿井,井下采掘、煤炭运输是当时全村的主导产业。

  “对于当时的村民来说,成也煤矿,败也煤矿。”杨建恩介绍说,因守着煤矿,村民只要肯出力,就能赚到钱。煤矿全部关停后,由于谋生技能太单一,村民们收入锐减。

  为避免在产业发展上“瞎折腾”,闵庄村利用村里的4条沟、5座山头、1条河道,决定走生态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相融合的经济发展之路。

  自2015年起,闵庄村连续举办9届杏果采摘旅游文化节和杏花观赏节,年均接待游客5万人次,激发了村民特色种植的积极性。

  “一拳打得百拳开,没想到,闵庄村这个穷山沟变成了幸福沟。”杨建恩介绍,目前,闵庄村种植杏树4200余亩,花椒450余亩,金丝皇菊120余亩,其他果树300余亩,合作社年均用工2600余人次,全村人均收入增加3000余元。

  如今的闵庄村,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河南省特色旅游村”,还是“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无独有偶,在距离闵庄村20公里外的鸿畅镇李金寨村,正在实现“荒沟”变“绿沟”的逆袭。

  “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李金寨村党支部宣传委员李发志告诉记者,早些年,由于李金寨村地处采煤区,常年被煤尘笼罩,人居环境堪忧。2007年前后,李金寨村整村搬迁,家家户户住上二层小楼,道路 修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李金寨村村委一面墙上,一棵高达3米的彩绘“幸福树”引人注目。

  李发志介绍,树上红叶代表共产党员家庭,粉叶代表最美乡贤家庭,紫叶代表好婆媳、好妯娌家庭,绿叶代表文明户、五美示范家庭,蓝叶则代表一般农户。“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幸福树’每年会定期调整,这也是为了激励更多村民参与其中。”

  据了解,李金寨村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现已整修道路11.5公里,安装路灯200余盏,建成休闲游园5处、文化健身广场3个,还有篮球场,农户房前屋后都修建了“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

  据介绍,“沟域经济”正在成为李金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该村“沟域经济”建设累计投资300多万元,带动发展4家钧瓷企业。2020年伊始,村里又引进了精品水果种植项目,20亩试验田已初见成效。

  地处伏牛山区深处的鸠山镇天垌村,一村跨三县,在老一辈村民眼里,曾经是穷乡僻壤,而如今,这个小山村也通过“蝶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天垌村现存古民居16处,保存较为完好的6处,是中原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群。2019年6月6日,天垌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为了盘活“沉睡”山沟里的资产,当地引资200多万元,对古民居“汪家大院”进行了修复,目前已修复瓦房21间,石窑洞6间;投资180万元的古村落“李家大院”修复工程也已完工。整修后的天垌村,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往“打卡”。(完)

  《流浪地球2》延续了前作的热度,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继续追求新的尝试与突破,探索国产科幻电影发展的更多可能。影片通过逼真特效和深刻表达展现出中国语境下的“硬核科幻浪漫”,无论叙事能力还是视效水准都有了新的突破。

  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原则上不得以医师停诊为由取消已预约的诊疗服务。医师确需停诊时,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安排替诊或补诊,并对患者做好告知。

  同时,宁波舟山港做大做强多式联运体系,全力畅通陆海双向物流“大动脉”,23条海铁联运班列已辐射至中国16个省份、63个地级市,多条班列年业务量迈上“10万”大关,全年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首超14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超20%。

报警人姓顾,今年55岁

  潘世鹏

  洪泽湖西北部为成子湖湾,西部为安河洼、溧河洼,河汊众多,西南部为淮河入湖口,发育着大小洲滩30多个,东部为洪泽湖大堤,为越冬候鸟提供了舒适的栖息地。

张婉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